“啊呀!好找!要不是真仁,我就找不到。”

“文英那丫頭呢,她回去了麼?”

留在這裏的是蔣玉,楊毅,和姓王的兩姊妹,還和另外一個姓楊的。

於是大家便圍著吃起李子來。敏芝津津有味的便傳述著她家裏的許多事跡,那些她熟悉的,甚至那些石頭,一半埋在土裏一半伸在外邊的,那些田坎上的缺口,水就從那缺口處潷潷泊泊的流,她都親切地講到了。大家一邊聽著,一邊也就想到了自己家裏,在懷想著的家鄉是最美滿不過的,於是大家便都逞著爭著來講。那姓王的妹妹還拉著她姐姐請求道:

“明天要姑媽打發人送我們回去呀!”

曼貞也想起靈靈溪,那美的,恬靜的家嗬!那些在黃昏裏的小山,那些閃著螢火的燈光的小路。那些在風裏呻吟著的樹叢,那樹叢中為星光擾醒的小鳥也拍著翅膀。靈靈溪的溪水和月兒戲著,又逃到下邊去了。她實在懷念著那裏,那個安靜的,卻隨處蕩漾著柔美的生命的世界,是屬於她和她的小孩的。那裏的春風,曾吹散她的憂愁,而給與她生活的力量的。她愛它,小菡也總不能忘記的,然而,她想到的時候,是多麼形容不出的一種酸楚侵上心頭。那個家,那裏的一切,那裏的天和地,流水和氣息,都將是屬於一個陌生人的了,她們永遠不會再有那地方,而且,她的家,她也想不出什麼地方才可以說是她的家,她是一個沒有家的人,她的孩子在那兒,那兒便是她的家。她怕聽她們有趣的說下去,她也不願打斷她們的興趣,她隻隨便的問楊毅道:

“你也回去麼?幾時動身呢?”

“不,我不想回去,我想暑假中在學校多讀一點書。”

她聽到她說不回去,一點高興也沒有,卻深深的同情著她,可是她也不願意問出她的理由,隻又說:

“好,我一定常常來看你。”

“那好極了,我還想請你教我疊綿,我想疊兩塊橫鏡屏,和造一枝花,下半年我表姐出嫁,我想送她。”

“好的,我一定來幫你。”

一放了假,學校就冷清多了。好些人都回家去了,隻有楊毅等六七個學生。褚先生們也全走了。金先生也搬回家裏去住。吳文英她們也很少出來。就是曼貞也要五六天才約好幾個人到學校去會一次,玩半天。不過學校裏的幾個遠處學生,到也逍遙自在,甚是好玩,因為學堂裏地方大,涼爽,沒有什麼規距,書看厭了,便做點手工,又到操坪去跑跑,有時還教留堂的麻陽婆去買點涼麵,涼糕水果之類的東西來吃,一邊吃東西,一邊還要下棋或是輪流講故事,所以到也很有樂趣。

曼貞住的後園子,也非常涼快,有時晚上於三太太在前邊悶不過也帶著珠兒來後邊園子裏坐一會,有時玉兒和仲兒也跟來了,幾個孩子便又扭著姑媽講故事。曼貞便又得講一些水簾洞,或是風火山的故事給他們聽。都聽得有趣極了。

大姑太太也常常回來。她是一個會說笑話的人。老少奶奶也特來做伴的住了好久。她又總是愛湊趣,連臘梅她們她都要奉承幾句,所以人人都歡迎她。有時又特意把三姑太太也接回來,在白天家裏自己幾個人玩玩紙牌。曼貞自從進了學堂,便少有時間玩,現在因為是暑天,做不了什麼事,便也偶爾玩玩牌,不過總沒有多大的趣味,她想起從先半夜裏偷著起來,隻穿睡鞋,閃過她媽的睡房,走到前邊的三姑太太房裏和幾位姊妹玩牌的事,像做賊一樣的,話也不敢大聲說,輕輕的數著銅錢的那種趣味,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坐在對麵三姑太太也像回憶著過去的事,她忽然說道:

“五妹,想起爹來真是有趣的人,他老人家,真是威風凜凜,也不知辦過多少大事,同我們玩牌,也就像個小孩,你把他騙得那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