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誌·盂縣》
〔明〕李 侃 修;胡 謐 纂
國名:仇猶,今盂縣。
縣名:原仇,今盂縣地。
山川:仇猶山,在盂縣北七裏,春秋智伯伐仇猶□□此。後人立廟,因以名山。
祠廟:仇猶國君廟,盂縣有二:一在縣城東北二百步;一在縣北七裏。仇猶既亡國,人憐而祀之。
古跡:仇猶城,在盂縣治東北一裏。《韓非子》曰:智伯欲伐仇猶,道不通行,因鑄大鍾遺之。仇猶大悅,除道而納之。赤章曼伯數諫。不聽。斷轂而馳,仇猶遂亡。城址尚存。
《方以智全書》
〔明〕方以智 著
侯外廬 主編
地理·地名異名:厹猶,今之泗州。《通典》:“泗州漣水縣,漢厹猶縣,南齊設冀洲,治漣水。”智按:《郡縣誌》:“沐水,俗名漣水”,今沐陽縣也。漢之厹猶,今泗州也。春秋仇猶國,今之太原府盂縣也。有仇猶城。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鍾,即此。羅氏《路史》謂智伯所伐為漣水,大誤也。厹由仇猶字通。《國策》作“厹由”,《史記·樗裏傳》作“仇猶”,《韓子》作“仇繇”,高注“或作仇首”,《呂覽》作“厹由”,訛為夙由,皆一也。
姓名·人名:厹由,《韓子》作仇繇。修文《禦覽》引《呂覽》曰:“中山有厹繇者,智伯欲攻之,遺以鍾。”升庵引作夙繇,則《呂覽》訛本也。今本皆是夙繇。厹由又作由。
《繹史·晉卿廢興下》
〔清〕馬 驌 撰
《呂氏春秋》:中山之國有夙繇者,智伯欲攻之而無道也。為鑄大鍾,方車二軌以遺之。夙繇之君將斬岸堙溪以迎鍾。赤章蔓枝諫曰:《詩》雲:唯則定國。我胡則以得是於智伯?夫智伯之為人也貪而無信,必欲攻我而無道也,故為大鍾,方車二軌以遺君。君因斬岸堙溪以迎鍾,師必隨之。弗聽。有頃,諫之。君曰:大國為歡,而子逆之,不祥,子釋之。赤章蔓枝曰:為人臣不忠貞,罪也;忠貞不用,遠身可也。斷轂而行,至衛七日而夙繇亡。《韓非子》作仇由。《〔竹書〕紀年》:晉出公十八年,河水赤三日,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肇域誌·盂縣》
〔清〕顧炎武 撰
仇猶城,在縣〔治〕東北一裏。《韓非子》曰:智伯欲伐仇猶,道不通行,因鑄大鍾遺之。仇猶大悅,除道而納之。赤章曼伯數諫。不聽。斷轂而馳,仇猶遂亡。城址尚存。
《新修盂縣誌》
〔清〕蔡 璜等 撰
戰國時,六卿擅晉,智伯為最強,欲並仇猶,以益己封,遂鑄大鍾,以遺仇猶。其君伐山通道,以迎鍾。智氏以兵隨鍾後,遂滅其國。按:仇猶國名,見《戰國策》,作厹由,即今之盂縣是也。縣治東北裏許仇猶故城,基尚存。趙之所謂原仇城,即此……舊誌以今之盂為孟丙之食邑,因誤以孟丙即仇猶亡國之君,似誤。又按《史記》、《通鑒》、《綱目》等書,皆載荀瑤滅夙繇,注曰:翟國也。《戰國策》作厹由。《綱目》曰:初智伯欲滅夙繇而無道,乃鑄大鍾,方車二軌以遺之。夙繇之君斬岸堙穀以迎鍾。赤章曼枝曰:為人臣不忠貞,罪也;忠貞不用,遠身可也!遂斷轂而行,至齊而夙繇亡。所載甚明。舊誌以孟丙為仇猶之君,以赤章曼枝為孟丙家臣,亦誤。
萬德注:舊誌,指明萬曆版《盂縣誌》。
《讀史方輿紀要·盂縣》
〔清〕顧祖禹 著
盂縣,春秋時仇猶國,後並於晉……戰國時為趙之原仇城……仇猶城,在縣治東。《韓非子》曰:智伯欲伐仇猶,道不通行,因鑄大鍾遺之。仇猶大悅,除道納之,國遂亡。其遺址尚存……隋改置原仇縣於故仇猶城西南,即今治也,尋曰盂縣。
《二十五史補編·盂縣》
〔清〕汪 越 撰
徐克範 補
盂縣,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智伯所滅仇由即此也。《括地誌》:並州盂縣外城,俗名原仇,亦名仇由,故夷狄之國也。
《山西通誌·盂縣》
〔清〕儲大文 撰
仇猶山,在盂縣北六裏,山勢尊巍,北鎮原仇,巔有仇猶國君廟,土人名高神山……《綱目》:荀瑤滅夙繇。夙繇,《戰國策》作厹猶。《定襄誌》:智伯瑤,縣東十五裏開門峪東伐仇猶。仇猶城,城東一裏,周九裏。唐信童府。仇猶城,內周三百五十步。
《重修盂縣誌》
〔清〕吳 森 撰
《戰國策》:秦令鄠裏疾以車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楚王怒,讓周。遊騰謂楚王曰: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鍾,載以廣車,因隨入以兵,厹由卒亡,無備故也。今秦虎狼之國也,周君懼焉。以厹由惑之,故使長兵在前,強弩在後,名曰衛疾,而實囚之。楚王悅。
《韓非子》:智伯欲伐繇國,而道險難不通,乃鑄大鍾遺之,載以廣車。仇繇大悅,險內之。赤章曼支諫曰:此小所以事大,而今大以遺小,卒必隨,不可。不聽,遂內之。曼支因斷轂而馳,至十九日而仇繇亡也。按:十九日,疑齊字之訛。
《呂氏春秋》:中山國有繇之君,智伯伐,亡之。
《淮南子·齊俗訓篇》:厘負羈之壺飧餐,愈於晉獻公之垂棘,趙宣孟之束脯,賢於智伯之大鍾。注雲:智伯以大鍾滅仇猶。
《括地誌》:並州盂縣外城,俗名原仇山,亦名仇猶,戎翟之國也。《史記》作仇猶。《韓非》作仇繇。《呂覽》作夙繇。按:《路史》作仇吾,《金史》作泉仇,皆互異。
《九域誌》:並州有仇猶城,正字通今太原府。盂縣有仇猶城,即此。
《綱目》:初智伯欲伐繇而無道,乃鑄大鍾,方車二軌以遺之。繇之君斬岸堙穀以迎鍾。赤章蔓枝諫曰:智伯貪而無信,欲伐我而無道,今師必隨之。不聽。蔓枝曰:為人臣不忠正,罪也;忠正不用,遠身可也!遂斷轂而行,至齊而繇亡。按:同厹,舊訛作夙。《通誌》知仇之說夙,而不知夙本為也。
《定襄誌》:智伯於縣東南開門峪東伐仇猶。
萬德注:此誌引文多有不確之處,應與前麵各篇相對照而正之。
§§第二篇 研究文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