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菜又稱火芥、蘿菁、芫菁、大頭芥、九莢菘等,是十字花科植物。大頭菜是古老的蔬菜,在三國時期已有大量栽培。大頭菜四季常有,春食其苗、夏食其心、秋食其莖、冬食其根。大頭菜肉質柔致密,有一種特殊的辛味,生吃脆甜可口,加鹽炒煮味亦佳。由大頭菜加鹽醃製成的鹹菜,亦具有芳香和美味,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大頭菜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祖國醫學認為大頭菜性溫味辛、苦、甘,入胃經。具有溫脾胃、開胃消食、下氣寬中、利濕解毒等功效。可治療胃口不好、寒積腹痛、食積不化、黃疸、乳癰、皮膚瘡痛癤腫等病症。《醫林篡要》指出它能“利水解熱,下氣寬中,功用同蘿卜”。《食療本草》認為它有“下氣”、“利小便”的功用。
大頭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鉀、鈉、鎂、氯等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B1、核黃素、煙酸等多種維生素,幾乎不含脂肪類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和鈣的含量為鹹菜之冠。
大頭菜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高,並且不含脂肪類物質,常食之有溫補作用,且能輕身益氣,令人健美。大頭菜所含豐富的粗纖維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可治療習慣性便秘。
實驗證明從大頭菜中提取的物質可顯著地抑製大腸杆菌生長,對其他細菌、真菌及某些人體寄生蟲等微生物亦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因而,大頭菜可治療黃疸、乳癰、癤痛瘡痛等疾病。
大頭菜因其性溫,故不宜過多食用,過多食用則動氣,令人氣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