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漢代——扇文化萌芽期。漢代絲織手工業發達,加之絲綢的物理品性優良,兼有藝術、社會的審美特性,很能引起書畫家強烈的創作衝動。文人與扇子結緣,也自然地推開了扇文化的門扉,登堂入室,讓我們領略到它迷人的風采。
2.魏晉——扇文化形成期。此時,文人雅士在扇麵上題字作畫已蔚然成風。一把平常的扇子一旦有名家題字、作畫,立刻價值連城。它不但有實用價值,更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3.唐宋元——扇文化繁榮期。經濟的繁榮必然導致文化的繁榮,而文化的繁榮又為扇文化的興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4.明清——扇文化鼎盛期。倭扇一經進入中國並推廣開來,便一發而不可收。明永樂年間,折扇製造業特別發達。
5.現當代——扇文化的隱退期。扇子的出現是人類生活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的產物。在發展期,它由物質而精神,譬如從招涼、祛暑、遮陽、屏麵、引風到審美、到欣賞、到唱和、到交流;在扇子步入繁榮鼎盛期時,它便由精神反向物質,使實用扇一躍而成藝術精品,價值連城。清代虛穀的設色紙本扇麵《覺非庵圖》,1990年3月在香港拍出57.2萬港幣的高價。同是清代的大畫家吳昌碩的一扇《紅綠梅花》,1991年9月在香港以7.15萬港幣成交。
扇子作為人類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因審美需要而加以美化,成為工藝美術品。
時至今日,扇子漸漸從人類視野中隱退,開始走向我們生活的邊緣,但在它隱退的同時,它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卻扶搖直上,更加彌足珍貴了。中國扇因為把書畫藝術和傳統工藝巧妙結合,煥發出濃鬱的東方文化氣息,而備受海內外友人的喜愛。它有電扇、空調無可代替的優點,更何況它具有審美愉悅功能!扇子是人類的文明成果,中國扇及其扇文化必將在人類更加高級的精神活動中煥發出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