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華文明的演進與邊疆民族的特點(1 / 3)

“我國曆來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經過長期的錘煉,形成了具有強大內聚力的中華民族。把我國各民族維係於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傳承的紐帶,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家的長期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經濟文化聯係;是近代以來各民族在抵抗外來侵略和長期革命鬥爭中結成的休戚與共關係。”江澤民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這話,對我們探討中華文明在世界史中飽經滄桑而屹立不倒的曆史,特別是近代史上各民族抵禦外來侵略、保疆衛國的曆史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今天的人們都知道,中華文明是源於本土的古老文明,56個民族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共同作出了貢獻。我國民族分布與世界其他多民族國家相比,具有鮮明的特點:占全國總人口90%的漢族,起源並主要居住於中原地區;占全國總人口10%的其他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邊疆地區。因此,我國的邊疆問題與民族問題緊密相連。上述三個因素,同樣是促成我國疆域穩定發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曆史遺產。

中華民族的起源與“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地域問題,學術界曾出現過“外來說”(即“西來說”)與本土論、一元論與多元論的論戰。1894年倫敦大學教授拉克伯裏編撰的《中國古文明西來論》(Westerit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一書,認為中華文明來自古巴比倫。隨著我國史前考古的不斷進展,中華文明起源的“外來說”(西來說)已被徹底摒棄,學者們堅信中華文明的本土起源說。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在其所著《中畫文明的起源》中強調了中華文明的本土起源,他認為中國文明是獨自發生、發展的,而並非外來的。在堅持中華文明本土起源說的前提下,對於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地域問題的討論,至今仍存在有兩大類觀點: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元說,這是一種傳統的觀點;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說。蘇秉琦教授提出了中華文明起源的“滿天星鬥”說,認為中華文明的起源猶如“滿天星鬥”,最初在不同的地點分別起源,然後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文明。

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元說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中華文明由此起源,然後傳播到其他地區。嚴文明先生認為,史前階段中原地區的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又處於中國核心地理位置,因而在中國史前文化中起著領導和突出作用,不但有條件最早進入文明社會,而且為中國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格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河流域中心論是關於中華文明起源地討論中的傳統觀點。隨這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進展,這一論點逐漸有被中華文明起源多元論取代的趨勢。

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論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者。夏鼐先生認為,與中華文明起源關係最為密切的主要有三個文化圈,即黃河中遊、黃河下遊、長江下遊三個地區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也有學者根據近幾十年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提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可分為四大區域,即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和遼河流域文化區。還有學者主張中華文明有六大發祥區,即中原文化區、山東文化區、長江中遊文化區、江浙文化區、甘青文化區和燕遼文化區。

費孝通教授後來提出了“多元一體”論,將上述論戰的二者協調到一起,為人們全麵地、曆史地認識中華民族內部民族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費先生認為,中華民族即指現在中國疆域裏具有民族認同的中國各族人民,是當代中國各民族的總稱。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在幾千年的曆史過程中形成的。他指出,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分別有兩個較大的文化區,“中華民族的先人在公元前5000年到2000年之間的3000年中還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區,分別創造他們具有恃色的文化。這是中華民族格局中的多元起點”。費孝通先生認為,漢族的形成是中華民族形成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由此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中產生了一個凝聚的核心。春秋戰國的500多年裏,由於各地人口的流動、各族文化的交流和各國的互相爭雄,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文化高峰,這也是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的育成時期,直到秦統一天下而告一段落。而漢作為一個族名則是漢人以及其後中原的人和西周外族人接觸中產生的。民族有一個從自在到自覺的過程,必須和非我族類的外人接觸才會發生民族的認同,也就是所謂的民族意識,而民族的得名必須先有民族實體的存在,並不是得了名才成為一個民族實體的。所以,漢族這個名稱不能早於漢代,但其形成則必須早於漢代。當時中原的原有居民在外來的人看來是一種“族類”而以同一名稱來稱呼,說明這時候漢人已經事實上形成了一個民族實體。中原地區作為中華文明的中心地位已經穩固。這是形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又一步,從華夏核心擴大而成為漢族核心。

費孝通還認為,新石器時代各個文化的交融與彙集,已經形成了多元並存的格局,或是說是一種早期的多元文化並存的現象。各個文化已經開始在一定的程度上相互影響了。到了夏、商、周三代,這種情況就更加突出了。自秦漢以降,民族間的相互影響越來越深刻。民族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作為核心民族的漢族與各個少數民族也是如此。漢族對少數民族影響表現為先進文明向較落後的文明進行文化的“傳導”,後進文明通過學習先進文明減少相互的差距,也就是所謂的文明的勢位差,比如兩個民族在生產工具方麵存在的差距。漢族的農業文明較之於其他民族,有許多先進的成果,比如生產工具、耕作方式、社會製度等,這些對他們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為他們在曆史過程中逐漸地學習和掌握。另一方麵,少數民族對漢族也有著深刻的影響。以清朝為例,經過康雍乾幾朝不斷地興兵征戰,清代將新疆、西蒙納入了帝國的版函,最終為我們今天的疆域奠定了大一統格局的基礎。費孝通關於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論,對於人們認識中華民族的演進史和當今處理好民族與邊疆問題,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二、我國邊疆民族的分布及其特點

我國邊疆地區,民族成分眾多。在全國少數民族中,除高山族、佘族和黎族等少數幾個民族外,其他50多個民族在邊疆省區中都有分布。1990年我國人口調查顯示,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為11753.5萬餘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0%,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邊疆省區。其分布的顯著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域,他們總體上雖分散在若幹個省、縣和鄉,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但在一些省、縣和鄉裏,又往往聚族而居,因而形成大雜居,小集中的分布狀態。這是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發展形成的。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很據少數民族聚居的不同情況,建立了不同行政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到1990年底建立了相當於省級的民族自治區5個、自治縣或民族自治旗124個和民族鄉2719個,其中大多數在邊疆地區。我國各少數民族在邊疆地區往往與相鄰國家的民族關係密切,經濟文化交往曆史悠久,是我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的橋梁。少數民族分布地區多為我畫的牧區和森林地域。全國牧區有286萬平方公裏草原,僅內蒙和新疆就占165萬平方公裏。這裏礦產資源、農產資源和水力資源等也十分豐富,是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的基礎。

根據少數民族的聚居狀況,我國東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民族分布有一定的規律與特點。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主要有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西北邊疆省區有14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遼闊的邊疆地區;西南邊疆各省是我國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個數最多的地區,主要少數民族有20多個。

滿族,是東北古老的民族,其先民為肅慎、女真。現有人口約1000萬,在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滿族人口80%分布在其發祥地的東北。遼寧省滿族人口比較多;吉林省的滿族分布也很普遍;黑龍江省依蘭被譽為滿族發祥地,省內各地都有滿族分布。現全省有滿族人口120多萬,僅次於遼寧省。內蒙古、甘肅、新疆、雲南和廣西等邊疆省區也有滿族分布。其中內蒙古的東部分布較多。

蒙古族,先民為蒙兀室韋,是大興安嶺西北部額爾古納河東岸的遊牧民族。全國蒙古族現有人口約4卯萬,其中60%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也比較多,西北的新疆是蒙古族分布較多的地區,甘肅省和青海省也有蒙古族分布。

朝鮮族,是朝鮮半島陸續遷入我國東北和內蒙東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現有人口約200萬。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東部、中部沿江河地帶。遼寧省朝鮮族主要分布在丹東、寬甸等鴨綠江流域。吉林省延邊地區和長白縣是朝鮮族自治州和自治縣。黑龍江省的寧安、海林、東寧、密山、雞東等市縣都建有朝鮮民族鄉。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江河沿岸也有少量朝鮮族分布。

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少數民族,現有人口860多萬人,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西北邊疆地區。甘肅省有回族人口近100萬,已建立臨夏和張家川回族自治州、自治縣。新疆也是回族人口較多的地區。昌吉和焉譽建立了回族自治州、自治縣。此外東北和內蒙,西南地區的雲南省回族人口也較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