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近代中國的邊疆危機與民族問題(1 / 3)

自19世紀開始,中國開始走下坡路。統治階級更加腐敗,政治黑暗,全國武裝力量陷於癱瘓。國內各族人民的反清起義連綿不斷,清廷的統治麵臨著嚴重的危機,正如“日之將夕,悲風驟至”。與此同時,歐美國家自18世紀中葉開始的產業革命取得長足的發展。拿破侖戰爭後,英國的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到1830年代,其產量已占世界工業產量的一半。尤其是紡織品工業,生產嚴重過剩,迫切需要擴大國外市場。為了尋求和開辟世界市場,以英、法、美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加緊了對外擴張與侵略,英國成為開拓殖民地的急先鋒。中國很早就成為它覬覦的對象。1840年,英國發動了對華鴉片戰爭,擁有龐大兵員的清軍,雖人多勢眾,但因製度腐朽、技術低下,大刀長矛終敵不過堅船利炮。清政府無力製止英國侵略禍水東流,被迫於1842年訂了城下之盟《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是中國社會曆史的轉折點。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晚清中國國勢大衰,已遠遠落後於世界的發展。它正如毛澤東指出,“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一步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此,中國由獨立自主逐步淪人喪失主權與領土的境地。鴉片戰爭後,清政府並沒有吸取戰爭失敗的教訓,臥薪嚐膽,勵誌圖強,相反,逐步走向依附於帝國主義,共同對付國內日益高漲的太平天國及撚軍的人民革命運動。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清帝國雖然依靠洋人鎮壓了太平天國及撚軍農民運動,但是清政府已被折騰得財力殆盡,國勢更衰。從此,近代中國不斷遭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而中國的外患,無不是從我國的邊疆民族地區開始的。可以說帝國主義侵華是我國近代邊疆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

一、帝國主義侵華與近代中國的邊疆危機

在晚清中國衰敗之時,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頂點,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輸出逐漸代替了商品輸出,成為列強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形式,因而列強對殖民地的爭奪更加迫切。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也表現得更加突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趕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日本通過1868年的明治維新建立了地主資產階級專政,迅速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德國在19世紀70年代之初擊敗法國,完成了日耳曼各邦的統一,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和最新的工業技術。此外,從1873年開始到19紀世末,資本主義世界連續發生四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為了擺脫自身無法解決的內在矛盾,轉嫁經濟危機,列強竭力加緊對市場、原料及投資場所的爭奪。也正是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各資本主義大國開始了奪取殖民地的高潮,分割世界領土的鬥爭達到極其尖銳的程度。

在對東方的資本輸出與殖民爭奪中,資本主義大國均看好中國。因為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取得了在中國沿海口岸的商業特權,中國廣大內陸地區尚未對其開放。它們迫切希望打開中國的門戶,開辟中國內地的廣闊市場。法國總理茹費理在法國議會中宣稱:資本主義國家,在至今尚未開發的地區,在那個非洲、在那擁有巨大資源的亞洲,特別是那廣大的中華帝國內,要極力搜取它們自己的一份,……我們要站在那富庶區域的門口。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占領中國四周的“門口”,加緊侵略中國邊疆與周邊國家,以便從中國的背後打入內地,開辟陸地通商捷徑,發展勢力範圍。自古以來,中國與周邊國家與地區之間存在著一種“藩屬”關係。“藩屬”體製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外藩即屬國,對中國定期朝貢,中國皇帝不過問其內政外交,不將屬國納入中國版圖,但對屬國有保護的責任,如朝鮮、越南;另一種是藩部,要歸順中國皇帝,納入中國版圖,委派大臣管理,但對其內部事務采取分封製,藩部外交、國防由中央管理,如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但是,中國皇帝與宗藩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有時中國封建統治者對其內部事務幹涉過多,導致屬國國王或藩部土司與中國皇帝關係惡化以及民族間的矛盾。這種情況給資本殖民主義者以挑撥離間、分裂中國的機會。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出現了全國性的邊疆危機。

19世紀60年代,清朝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深感洋槍洋炮的威力,試圖師夷長技以製夷,故此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先出現的不是經濟領域裏生產的發展,而是軍事領域的一係列變革。在急於獲得國外先進的裝備技術的同時,人們也對提高國家整體戰略防禦能力提出了要求。此時,沒有海軍的中國傳統國防體製在列強的侵略下,基本上失去了保衛疆土的作用。海洋在古代的條件下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國防屏障,但在經曆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打擊之後,中國傳統的國防體製已走向崩潰。東瀛日本的崛起,又在中國東方增加了一個強敵,這就迫使清政府改變曆來專注陸防的傳統觀念。從19世紀70年代起,日本成了侵略台灣的最危險的敵人。它當時有強烈的向外侵略擴張的要求,目標是朝鮮和中國的台灣。日本在強迫琉球國王接受其藩王封號後,便於1873年3月利用1871年琉球船民幾十人因船失事漂流到台灣琅驕地方遇難一事,派外務卿副島種臣到北京,向清政府總理衙門提出交涉。1874年初,日本決定向台灣進兵。4月,日本設立台灣藩地事務局,任命大隈重信為局長,在長崎設立侵台的軍事基地;同時又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藩地事務都督,負責指揮侵台軍事。1875年,日本出動陸、海軍3000餘人,在西鄉從道率領下,悍然進攻台灣。1879年還正式吞並琉球,廢除其國王,將琉球改為衝繩縣。

正當日本在中國東南沿海點燃侵略台灣的戰火時,英國又在中國的西南邊疆挑起了釁端。1876年,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借口馬嘉理事件對清政府大肆訛詐。馬嘉理事件發生於1875年初的雲南邊境上,其根源在於英法殖民者企圖從境外搶先侵入中國雲南。1868年,英國第一次派出所謂探險隊從緬甸的八莫出發,闖入中國邊境,妄圖從騰越(今騰衝)進入大理,由於遭到控製這一地區的杜文秀回民起義軍的阻擋,未能達到目的。法國則於1866年組成探測隊,從越南的西貢出發,探測從湄公河(瀾滄江下遊)通往中國的可能性,結果發現該河上遊不能通航,於是把注意力移到北越,想從這裏取得進入雲南的通路。1874年,英國又成立一支由193人組成的武裝探路隊,由上校軍官柏郎率領,從緬甸的曼德勒出發,北上探測滇緬陸路交通。英國駐華使館向清政府謊稱這是少數人的探路隊,是來華遊曆的,還特地選派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的翻譯官馬嘉理前往雲南接應。1875年2月,馬嘉理帶柏郎的武裝探路隊擅自越境,闖入雲南的蠻允附近。2月21日,馬嘉理被當地人民盤問,他態度蠻橫,並開槍行凶,憤怒的群眾把他打死,柏郎被迫退回緬甸。馬嘉理事件完全是英國蓄謀侵犯中國邊境引起的。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卻向清政府提出以斷絕外交關係,增派軍艦來華相威脅。1876年2月,英國派出4艘軍艦,由印度來華,為威妥瑪的外交訛詐助威。在英國的多方威脅下,9月23日,李鴻章與威妥瑪在煙台訂立了中英《煙台條約》16款,規定中國賠償白銀20萬兩,派專使赴英賠禮道歉。另外,還議定了英國人入藏“探路”專條,規定英國可派“探路隊”從北京出發,經甘肅、青海,或者由四川進入西藏,轉赴印度,也可派員由印度進入西藏。英國侵略者通過中英《煙台條約》和“另議專條”,除攫取更大的通商、領事裁判權外,更覬覦中國的西南邊疆,尤其是對西藏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