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問題的由來:清代中英緬界交涉(1 / 3)

發展睦鄰友好關係,一直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項重要戰略方針。解放初期,中國同一些鄰國存在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勢力妄圖利用這一問題來破壞中國與鄰國友好關係的發展。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與緬甸和印度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希望以此原則為基礎,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曆史遺留的問題。中國與緬甸政府經過五年的和平談判,全麵解決了邊界問題,一條和平友好的邊界成為兩國邊民友好往來的象征。而中緬兩國首創睦鄰友好的範例,為其他邊界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借鑒。

一、古代中細關係與英國侵入緬甸

曆史上,緬甸是中國南方的藩邦,向中國皇帝十年一貢,經雲南入內地。中緬邊界問題是英國殖民者逐步侵入與吞並緬甸造成的。1824—1826年和1852年,英國兩次發動了侵緬戰爭奪取上緬甸,並尋機發動第三次侵緬戰爭。上緬甸與中國雲南接壤。英國侵入上緬甸,開始了中英縝緬邊界交涉。

1885年11月,英11開始進攻緬甸。11月28日占領緬京阿瓦(今曼德勒),俘虜緬王錫袍。作為與緬甸有悠久宗藩關係的清政府,命令駐英公使曾紀澤及赫德與英國分頭交涉。中國與英國外交部的交涉順利。英外交部提出英中分治緬甸,在薩爾溫江南至暹羅北界與中國東西分界,江東的寮國(老撾)與撣人土司全屬中國,中國邊境擴至八莫,中國船舶在伊洛瓦底江有航行權。薩爾溫江之西由英屬緬甸統治。曾紀澤立即建議清政府趁英國作出上述要求之機,公開宣告中國對南掌(寮國)及撣人土司的上邦之權,並聲明中英以薩爾溫江為界,以保持八莫地區的主權,同時要求繼續保留緬甸作為中國藩邦的十年一朝貢製度。與此同時,作為中國政府代表的赫德卻完全站在英帝國主義的立場上,向英國獻策。致電英國外交部,要求棄虛名,取實利,直接征服緬甸,令緬甸保持向中國十年一貢的虛名。赫德向英國政府提出兩種建議:其一是“繼續推進,強製訂立條約,約束緬甸,未經英國同意,永不得對外交涉。”其二是中英訂立條約,“英國應允緬甸得按成例每屆十年向中國進貢,中國應允尊重英國在緬甸進行的一切政治改革辦法;中國應允於中緬邊境(即雲南邊境)選擇一處地方開放對英貿易。”“英國取實利、讓虛名,並保持與中國友誼。虛名無損於實利、而實利能左右虛名”,赫德極力反對英國外交部的談判方案,認為;“此種辦法將因插入一個似是而非的中國地帶,使英國與真正的中國永遠疏隔,對西南地區的往來與發展都是不利的,對此決不可以鼓勵。”英國政府最終采取了赫德的建議,武力控製全緬甸後撇開曾紀澤,由駐華公使歐格訥與赫德談判。1886年7月24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中英緬藏條款》:英國允許由緬甸循例向中國十年一貢;中英兩國派員會同勘定中緬邊界,邊界通商另立專章。該約雖然沒有明文規定由英國占領緬甸,而事實上承認了英國對緬甸的統治。此約章議定之後,英國沒有派人會勘邊界,而逐步向我國雲南迫近。日子愈久,英國更無訂約的誠意。這樣為英國占領更多邊境地區提供了機會。

二、薛福成的邊疆觀與中英交涉

晚清外交家中,薛福成與曾紀澤齊名。1889年,他出使英、法、意、比四國,駐英最久,與英交涉最重。1890年初,薛福成赴任翌始即發現了擱置已久的中英滇緬交涉舊案。1891年3月5日,薛上疏清廷,要求與英交涉滇緬界務、商務,並自薦為談判代表。時值英軍侵人騰越(今騰衝),清廷敕令薛福成與英交涉。薛福成的交涉導致中緬邊界首次劃界,他在談判中的基本立場頗具遠見:

第一,決機宜速不宜遲,早定邊界保邊疆。薛福成認為西方列強虎視眈眈,環伺中國,企圖趁我國勢積弱,邊界未定之機,吞我河山。若能早定邊界,固然不免喪失些國土,而愈遲解決,則領土喪失愈甚。針對滇緬界務,他認為自曾紀澤交涉以來,英國故意延遲劃界,目的在於使中國門戶洞開,以便使它能以勘界、遊曆為名,將界線展拓至中國所領各土司地帶,然後再要求議界。得寸進尺,吞食我地,薛福成得出結論:“自英人襲取緬甸以來,雲南三麵與彼毗連。我所宜急,彼所欲緩者,莫如分界;彼所素急,我所稍緩者,莫如通商。曾紀澤前與議定。俟分界後方能通商,蓋寓相維相製之意。邇年英兵駐擾滇邊,不得不催英廷分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