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同屬發展中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兩國人民有著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在近代史上兩同也曾深受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侵略、壓迫,為爭取民族獨立作出過不屈不撓的鬥爭。長期的友好往來與共同的奮鬥經曆,本應使中印關係再續輝煌新篇章。但是,曆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給兩國關係的發展蒙上重大的陰影。至今懸而未決的中印邊界問題,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佛教東傳、玄奘西天取經,古代中印兩國交往的曆史,充滿浪漫的詩意。近代以前的中印兩國從未因邊界問題發生爭端。自18世紀英國殖民者統治印度以後,隨著英國殖民勢力的東侵才出現了中印邊界爭端。為維護南安全,英印殖民當局提出了英屬印度的安全戰略,即所謂“前進政策”(fonvard policy)。其中,把分裂中國西藏作為中國和英屬印度之間的“緩衝國”是其“前進政策”中的重要一環。他們認為,要確保印度北部的安全,僅靠喜馬拉雅山是不夠的,還必須將西藏地方作為緩衝區;再加上一個軟弱無能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做印度的鄰邦。否則,印度的安全會受到威脅。因此,中印邊界問題是英帝國主義侵華的產物。
一、建國初期的中印關係
1947年印度作為剛剛從殖民地獨立出來的民族主義國家,不僅與中國接壤,而且同情反帝反封建的中國革命。印度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第三世界國家。1950年4月中印即已建交。在朝鮮戰爭中印度堅持中立的立場,同情北京,並且希望以和平方式加以解決。但是從中國的立場來看,印度作為資本主義國家,與美英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已從英帝國主義統治中獨立出來,卻想維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與勢力範圍。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共中央從國際統一戰線戰略出發,認為印度是民族資產階級當家的國家,是新中國團結的對象。為了國家統一和西南邊疆的安全,1951年中國政府和平解放了西藏。但是印度對此並不甘心。為了通過外交協商解決印度與西藏地區之間的未決問題,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接見中印代表時,強調了兩國的友好曆史和各自作為獨立國家的現實,表示在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幹涉、互不侵犯、平等互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解決西藏問題,並且建立新的關係。1954年兩國談判簽訂了《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其前言中明文規定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這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次成為處理不同社會製度國家間國際關係的合法原則。6月,周恩來訪問了印度,在與尼赫魯總理的聯合聲明中再次強調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聲明指出:“在他們與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間的關係中也應該適用這些原則。如果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國家之間,而且適用於一般國際關係之中,它們就會形成和平與安全的堅固基礎,而時刻存在的恐懼和疑慮就會被信任感所代替。……亞洲及世界各地存在著不同的社會製度和政治製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項原則,並按照這些原則辦事,……這些差別就不應成為和平的障礙或衝突的起源。如果每一國家的領土、主權和互不侵犯都有保障,那麼這些國家就能和平共處並相互友好,這就會緩和目前存在於邊界的緊張局勢,並將有利於創造和平的氣氛。”
中國政府不僅在口頭上、條約和聲明中主張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在同鄰國處理分歧、解決爭端時,也是按照五項原則友好處理的。在解決邊界問題時,中國按照五項原則,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反對在邊界問題上的大國主義,反對不顧實際管轄與曆史情況要求領土越多越好的主張。中國提出友好協商、公平合理、互諒互讓的方針,從而友好地解決了同鄰國的邊界問題,簽訂了有關的邊界條約及議定書。例如,中國與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國家進行談判,在簽訂有關協定時,都明文規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雙邊關係的準則。但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同樣作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者,中緬邊界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中印兩國的邊界問題很難解決,最後因此走向了邊界戰爭。這一點特別值得研究。
二、新中國成立時的中印邊界狀況
20世紀50年代初中印關係的蜜月時期無法掩蓋兩國涉及國家利益的衝突方麵,主要表現在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上。
中國政府一直認為,中印兩國的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分過。不過,曆史上早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線。(1)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裏,分西、中、東三段,雙方爭議地區麵積共約125000平方公裏。西段北起喀喇昆侖山口,沿咯喇昆侖山南下至西藏阿裏地區與印轄克什米爾的拉達克、印度的喜馬偕爾邦三處接壤為止,長約600公裏,爭議麵積約3.35萬平方公裏,爭議地區主要是阿克賽欽的歸屬問題;中段長約450公裏,北起西段的南端;往東南至中、印、尼(泊爾)三國交界處的裏普列克山口,爭議麵積約2000平方公裏,緣於1919年英印政府非法侵占中印邊界中國一側的蔥沙、和桑兩地;東段西起中、不(丹)、印三國交界處,東至中、印、緬(甸)三國交界處的庫陽山口,長約650公裏,爭議麵積達9萬平方公裏,東段邊界爭議就是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問題,中印邊界西段:是中國新疆、西藏與拉達克接壤的地段,西段的傳統習慣線以空喀山為交接口,可以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空喀山口以北是新疆和拉達克的邊界,空喀山口以南是西藏和拉達克的邊界。拉達克位於西藏西部,為一青苔高原,海拔高度超過5000米,因其居民為信仰喇嘛教的西藏人,故有“小西藏”之稱,在曆史上也一直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19世紀中葉,克什米爾多格拉族的頭目辛格征服了拉達克,並企圖侵占西藏,遭到西藏的反攻。雙方於1842年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表示“各自自行管理自己的疆土,互不侵犯”。1846年英國侵略者占領克什米爾後,將拉達克並人克什米爾。中印邊界西段的傳統習慣線,由北麵拉達克與阿裏接界的空喀山口起,穿過羌臣摩河河西隆格巴爾馬交彙處,穿過班公湖河和桑格藏布河即印度河上遊,再向西穿過帕裏河直到中國阿裏地區、印度旁遮普邦和拉達克三地交界處。這條中國西藏阿裏地區所及的傳統習慣線,一直為拉達克和阿裏地區所遵守,也成為中國西藏地方與克汁米爾邦的國際邊界。但並不是正式劃定或經雙方派人勘定的國際邊界線,它並沒有規定任何邊界的具體位置。因此,印度認為這一傳統習慣線就是中印邊界是沒有道理的。傳統習慣線的阿裏地區,一向是在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轄之下,近一百多年來,西藏和阿裏當局采取不同方式對這一地區進行了有效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