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曆史由來:中印邊界問題之緣起(3 / 3)

1947年印度獨立,英殖民勢力退出南亞次大陸,但其長期的殖民統治造成的基本影響依然存在,獨立後的印度政府不僅繼承了前殖民者的政府機構,而且繼承了英印殖民當局的亞洲安全戰略觀和邊疆政策。其對西藏的野心一如大英帝國的所謂“緩衝區”觀念。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麵對西藏和平解放的現實,屈於當時中印國力、軍力的對比及國際環境影響的限製,尼赫魯政府決定采取現實主義態度,承認中國和平解放西藏的現實,在外交上推行對華友好政策,希望籍此換取中國政府對印度非法占領的大片中國領土的承認。為此,自50年代初開始,印度政府推行所謂的“前進政策”,有計劃有目的地蠶食我國西藏地方的領土,希圖通過造成既成事實,爭取邊界問題最終解決時的有利地位。尼赫魯政府對華采取了兩麵性的政策和策略。尼赫魯一方麵主張早日同中國建交,發展對華友好關係,另一方麵,獨立後的印度政府卻又在接收英國菹民統治者和平移交的國家權力的同時,自然地繼承了過去英印殖民者留下的“遺產”,其中包括與中國的非法疆界以及為英屬印度設計的安全戰略構想。英國殖民統治者為印度製定的地區安全戰略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把南亞次大陸的鄰國看成是印度安全體係的組成部分;二是把阿富汗和西藏作為防範俄國和中國勢力南下的緩衝區。基於這種安全戰略,獨立後的印度就於1949年和1950年先後與不丹、尼泊爾和錫金這三個喜馬拉雅山王國重新簽訂了條約,企圖建立起防範中國的喜馬拉雅安全體係。但是,隨著1951年中國政庥和平解放西藏,變中國西藏為中印間“緩衝國”的安全戰略顯然已不現實,尼赫替政府不得不在西藏問題上放棄與中國對立的立場。而企圖在邊界問題上搶先向北推進,取得事實占領的優勢。印度在軍事上推行所謂的對華“前進政策”,將中印邊界盡可能向中國一側推進,即“先敵占領”喜馬拉雅山分水嶺印度一側的中國領土。該政策要求:第一步,印度隻派巡邏隊滲透、進入中國和“占領”的領土;接著設立哨所切斷中國哨所的後路;最後在“積聚夠力量時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迫使中國人從已經建立的陣地後撤”。

]951年2月初印度軍隊強占達旺,1953年前後逐漸控製到“麥克馬洪線”,1954年成立“東北邊境特區”。同年4月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與中國政府最高領導人討論兩國邊界問題。1954年4月印度與中國簽訂了《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放棄了從英國殖民政府繼承下來的特權,承認了新中國對西藏的統治。與此同時,趁中印協定剛剛簽訂,中國邊防部隊尚未到達之際,1954年6月印度即派軍占領了烏熱、香劄、拉不底等地。

1958年印度得寸進尺,又進占了中國紮西崗管轄的巨哇、曲惹。印軍還在西段設置了多個據點,有些設在中國邊防哨所的後麵,切斷中國邊防部隊供應線,形成犬牙交錯的威脅局麵:在東段,印軍甚至越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的西端起點入侵扯東地區,與中方哨所近距離對峙。到1958年,印度已侵占了中印邊界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裏、中段2000平方公裏及西段450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並進一步對中國阿克賽欽地區和日土宗部分地區3.3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公開提出要求。1959年3月西藏叛亂被我人民解放軍平息後,印度在中印邊界全線步步進逼,尼赫魯政府企圖以武力甚至戰爭來迫使中國政府接受其擴張領土要求。1959年8月25日,印軍在中印邊界東段的朗久挑起第一次流血衝突。10月20日,印度邊防武裝人員在中印邊界西段挑起空喀山口流血衝突事件。從1961年5月到1962年10月,印度在實際控製線的中方一側建立起43個軍事哨所,並多次打死打傷中國邊防軍人,造成流血事件。中國政府出於維護中印友好關係和西南邊界安全的願望,多次呼籲舉行談判解決邊界爭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