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的南中國海情結

作為海洋大國和陸疆的小國,日本對列島海域的安全危機意識曆史以來予以高度重視。日本又是“貿易立國”,其對“海上生命線”的重視,較其他大國更甚。

首先,在近代海外擴張史中,日本對南中國海有著深刻的曆史情節。近代以來,日本一直在“南進”南洋,與“北進”西伯利亞的兩種擴張戰略中徘徊。1895年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貌似強大的中國,“南進”戰略占了上風。日本從此以台灣為基地,鼓吹所謂“水產南進”,1907年開始掠奪我國東沙群島和西沙群島。1931年後開始覬覦南沙群島。1939年2月,日本占領海南島,4月9日日本宣布占領東沙、西沙、和南沙諸群島,並改名為“新南群島”,劃歸台灣總督管轄,隸屬高雄縣。太平洋戰爭期間,南海諸島成為日本侵略東南亞的重要軍事基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南海諸島重歸中國管轄。此後幾十年日本一直承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其次,南中國海,是日本“1000海裏海上生命線”的重要一環。通過幾條所謂“1000海裏運輸線”,日本列島同世界各國海洋和地區聯係在一起。到美國的橫渡太平洋的海上運輸線,到大洋洲的海上運輸線等。而最為重要的海上運輸線是經由南中國海和東南亞地區的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的海上運輸線。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維護1000海裏“石油生命線”一直是日本的重要戰略。東南亞是日本對外貿易、商品市場、投資場所和能源重要來源地之一。

70年代開始,日本石油公司積極參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沙群島海域的油氣資源勘探。因此,確保南中國海的“石油生命線”安全成為日本石油和其他資源進口籌經濟安全戰略的重要方麵。南沙群島和南海正處於日本這條海上生命線上。因此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國獨自擁有整個南沙群島。南沙群島和南海海域由南海周邊國家共同瓜分,更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所需石油的90%,銅的42%、鐵礦石的17%是通過馬六甲、新加坡海峽運輸到日本的。日本同歐洲、中近東、非洲、西南亞地區之間的物資運輸,幾乎全部經由馬六甲、新加坡海峽。日本總出口額的約40%是通過上述海峽運輸的。如果加上來自東盟各國的進口、來自澳大利亞西部但通過印度尼西亞海域的進口,那麼,日本進口的半數以上要通過東南亞海域。正如口本防衛研究所所長西原所說:“南中國海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貿易通道,不僅是同東南亞的貿易,而且是同中東和歐洲的貿易”,所以“我們對中國的擴張感到擔憂”。

第三,從檢視中國的海洋劃界政策方麵,日本早就關注南中國海爭端了。南海諸島涉及“六國七方”,比中日釣魚島問題要複雜。南海諸島爭端的久拖不決,中國在南海與東海問題上“兩線作戰”,有利於日本與東南亞國家搞聯合戰線,共同製衡中國。在海洋劃界的技術層麵,日本更關注中國解決南海諸島爭端的原則與標準,檢視中國有否所謂“雙重標準”。因為在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上,我國在東海有理,但是在南海卻於我不利。

第四,在新世紀,日本力圖尋求與東盟和印度方麵在南中國海的共同立場,以統一戰線對付中國。2003年,日本防衛廳長官赴新加坡訪問。自衛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康率領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就加強兩國軍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與越方軍政高層進行商討。4月11日一14日,2艘日本軍艦訪問了越南胡誌明市。8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訓練編隊抵菲律賓馬尼拉港進行了訪問。2003年12月,日本與印度在東京接連召開了數次國際會議,首開日印安全對話。其中之一是以前防衛廳事務次官秋山昌廣為會長的日本財團法人船舶與海洋財團舉辦的“日印海洋安全保障對話”,另一次是外務省舉辦的“新時代日印合作戰略”會議。此間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含有共同遏製中國海軍力量增強的考慮。

四、東盟的對華“統一戰線”

“以鄰為伴”、“與鄰為善”,是中國在新世紀睦鄰外交的重要戰略。東盟國家是中國睦鄰外交的重點之一。南沙問題成為中國發展同東南亞各國關係的潛在障礙。東南亞各國在強大的中國麵前,深感“北方威脅”的可怕,認為一旦中國實現對南海的獨霸地位,將對周邊國家的領土安全與經濟利益形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東盟認為,建立統一的東盟,用一個聲音在國際舞台上說話,並將西方大國特別是戰略利益攸關的美國與日本拉進來,使南海問題國際化,有利於平衡和製約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從而維護東盟的利益。1992年6月,新加坡的南海問題專家李泰道說:如果美國不在該地區發揮穩定局勢的作用,某些國家就會更加肆無忌憚,他們提出的領土要求就會更加咄咄逼人。菲律賓總統拉莫斯更是主張在聯合國下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南沙群島問題。在南沙群島問題上,東盟十國協調立場,一致要求以整體的立場來和中國商談南沙群島問題。東盟共同對外的立場對中國很不利。

冷戰結束以後,受到“中國威脅論”宣揚的影響,東盟加大了對中國的戒備和防範。東盟加強了區域內的軍事、政治、經濟合作。尤其在有爭議的地區加強了軍事合作。東盟各國加強了沿南海的海空軍事基地和戰場建設以及海空軍聯合軍事演習。同時,東盟國家特別是菲律賓改變了前幾年的排美傾向,開始重新加強同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軍事合作。加強了與美軍方高級將領的互訪同美國舉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聯合演習。馬來西亞還為美菌軍隊重新提供了海軍和空軍基地,並大量從美國購買軍火。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還力圖使南海問題國際化。其中,菲律賓最先反對中國倡導的雙邊談判。在1994年東盟會議上公開宣布,“今後東盟成員對外將以集體名義而不以雙邊名義接受談判”。同年底又強調“美軍在亞洲的存在是必要的”,這充分表明了東盟在南沙群島問題上行動趨向一致,並企圖使南沙問題國際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