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箏(1 / 3)

1.古箏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越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盛行,故有『真秦之聲』、『秦箏』等稱。古箏真正的起源,就如同它的命名一樣,具有許多種版本,會有這樣的原因,我想是來自於它沿革曆史悠久,加上每個朝代對其加注的版本考究各不相同,因此才會有以下四種學說:說法一:箏淵源於瑟在史料中,可看到多處皆有因爭瑟一分為二而成箏的記載,於上述對於『箏』命名的部份,已提及不少,在此不再詳述。不過我個人倒認為,兩人爭瑟,把它一分為二,那也應該會使樂器殘破吧?怎麼可能在“撕裂”後成為另一種樂器,關於這一點我自己是有點無法解釋的。說法二:箏築同源說箏築同源的說法,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記錄,根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的記載,『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及同時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敘述到『箏,鼓弦築身樂也』。因此有許多學者推斷,箏的來源與築相當類似,都是竹製,都是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之後箏不斷演進,演變成十二弦木製箏,簡單的說,箏與築皆是由簡單的竹製樂器所演進而生的,因此才有此一說。注:何謂築?築乃是一種便於攜帶流行於古代遊牧民族用竹所製的簡單樂器,戰國時代流行於燕、趙、齊等靠北方的國家。北宋陳暘樂書『築之為器,大抵類爭,其頸細,其肩圓。竹鼓之,為琴。。。。。。品聲按柱,左手捩之,右手以竹擊之,隨聲應律焉』說法三: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史料中的記載如下:1.漢應劭風俗通『僅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2.隋朝的音韻學家陸法言在切韻中說『箏,秦蒙恬所造』3.隋書樂誌『箏,十三弦,所謂秦箏,蒙恬所作者也』4.唐段案節樂府雜錄『箏者,蒙恬所造也』雖然此一說法有許多文獻證明,但仍有許都研究學者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推斷,以下分項述之:1.在孔子弟子所撰寫的禮記、樂記中就已有古箏記載。這代表著在春秋時代,古箏早已流行,但此時蒙恬尚未出生,又如何造箏呢?2.在公元前237年,在宰相李斯的諫逐客書中,曾敘述到『夫擊甕叩缶,彈箏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其中也有箏樂的記載,李斯和蒙恬雖是同時代人,但此文和蒙恬造箏之說時,相差了十六年,這是另一項否定蒙恬造箏之說的論點。3.其三,若蒙恬造箏為事實,怎會於史記蒙恬列傳中,完全無提及有關造箏一事,令人可疑;另外在晉傅玄箏賦序及舊唐書音樂誌中皆有反駁蒙恬造箏的記載。箏賦序:『。。。。。。。。豈亡國之臣所能開思運巧哉,或以為蒙恬所造,非也』舊唐書音樂誌:『箏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此派學者認為蒙恬造箏說已不攻自破,不足采信;至於對蒙恬改造箏的說法倒是認為有可能的。在清朝朱駿聲說文通訓中提到:『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已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便證明了蒙恬改造箏的說辭。說法四:箏為漢代京房所造承上述舊唐書音樂誌提到:『箏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其後述是『箏與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弦,此乃箏也』,但實際上,『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之意,是京房設計了一個狀如瑟的五音準,換句現代話應該是說京房製造了一個有五音準的調音器,而不是古箏。這算是一個會意上的差錯,而非是真實的。那麼倒底事實的真象為何?這些古人的說辭,你自己又相信誰?或許隻有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才知道吧!也或許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若要追溯每個樂器或音樂的確實的背景、曆史,那麼我認為真正的創造者,應該是在當時的人民,因為箏樂早已在每個人的心中慢慢萌芽、茁壯而誕生。

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曆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讚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贏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葤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

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

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

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係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

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嚐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

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

2.古箏的形成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製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注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它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製,這形製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準。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製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曆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麵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麼我們隻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弦與十三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陷與十三弦,那麼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注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餘,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注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餘,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製而已。《通雅》在箏這一條目下還注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的說明。這一注釋在於說明CHOU(手部+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為彈奏、一為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盡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3.曆史上的古箏

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形成流傳於秦地(主要是陝西、甘肅一帶),盛行於隋唐。隨著曆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對古箏的起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見解:

第一種認為:古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古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古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古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僅是傳說而已。

第二種認為:古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一段話中,有兩處談到古箏,即“彈古箏博髀”和“退彈古箏而取韶虞”。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古箏的說法是靠不住的。在《舊唐書。音樂誌》中,對蒙恬造古箏也持否定的看法。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第三種認為:早期第三種認為:早期古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如:東漢應劭《風俗通》雲:“古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古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從曆史材料看,早期古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都是五弦。關於古箏的命名,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古箏,施弦高急,古箏箏然也。”這就說明古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古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古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古箏築同源,古箏瑟並存。五弦竹製古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古箏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曆史淵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古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聲”、“秦古箏”之稱。古箏流行於民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正如《戰國策。齊策》中一段話所述:“臨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古箏鼓缶而已。”可見古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古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候瑾《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采用移動古箏柱來轉調的。

十三弦古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古箏的使用。隋代古箏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促調轉移柱”(王台卿詩),“調宮商於促柱”(顧野王賦)。

古箏在唐代音樂中廣泛使用,並東傳日本。公元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日本遣唐使準判官藤原貞敏來我國從琵琶名家劉二郎學藝,二郎以女妻之,二郎之女是彈箏名手,6年後隨藤原去日本。公元889年(唐昭宗龍紀元年),唐代曾派遣彈箏博士皇孟學,率62人樂隊前往日本傳授箏藝,在日本朝中掀起彈箏熱,天皇和大臣也紛紛學習箏技。在此後的千餘年裏,箏逐漸成為日本邦樂的主要樂器,產生了許多演奏流派和箏曲。現在日本正侖院珍藏的一張經過修複的桐木箏,已成為世上罕見的唐製箏標本。

古箏在宋代也流行較廣。宋陳煬《樂書。宋史。樂誌》中記載:“本朝十三弦箏,然非雅部樂也。”明代已出現十五弦箏,但仍以十三弦箏流傳最廣。據明代《敦煌實錄》雲:“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悲歌能使喜者墮淚;改調易謳,能使戚者起舞,時人號曰:雍門周。”

清代的箏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重視的是,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在《律呂正義合編》中記載有:“箏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隋宮調設柱和弦以諧律呂,通體用桐木金漆,四邊繪金夔龍,梁及尾邊用紫檀,弦孔用象牙為飾。。。。。今箏十四弦則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這裏說的“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即指七聲音階定弦。另據記載,清康熙年間,曾有人用箏等四種樂器在宮廷合奏了康熙根據琴曲改編的“平沙落雁”。當時還有人用箏獨奏了變調“月風兒”。箏此時也廣泛用於民間器樂和說唱音樂中。到了清末,箏發展為16弦。在廣東,有人借鑒揚琴,將銅絲弦用於16弦箏上,替代使用了2000多年的絲弦,從而使箏的音色發生了鮮明的變化。這種幾弦箏一直延用至今,本世紀30年代,箏才使用鋼絲弦。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古箏逐漸流傳到全國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箏、山東古箏、潮州古箏、客家古箏等。在延邊朝鮮自治州,箏又演變發展為伽揶琴。古箏還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傳統古箏曲據記載可查到漢代的《陌上桑》及民間流傳的《天下大同》、《寒鴉戲水》、《高山流水》、《出水蓮》、《錦上花》等。在民間流傳的有手抄二四譜記錄的箏曲,但是一直沒有正式的箏譜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編著的《擬箏譜》一書出版。

古箏不僅用於獨奏,還在傳統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頭曲》廣東潮州音樂的傳統合奏中都有箏。河南曲劇中箏是不可缺少的主奏樂器之一。陝西《榆林小曲》也有箏伴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