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新趨勢與廣西新戰略支點建設
構建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新戰略支點筆談
作者:孫久文
摘 要:我國區域經濟具有經濟中心空間漂移,消費重心變化,投資與進出口重心變化等特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區域空間格局又發生了很大變化:產業轉移使工業空間分布出現從聚集到擴散的新變化;轉型發展使服務業向東部沿海地區的集中趨勢明顯;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並未隨區域經濟變化而發生根本性改變等。區域格局變化對建設“戰略支點”有深遠的影響。戰略支點建設作為廣西的發展定位,應當考慮三個原則:地區優勢,包括資源、產業、人文、政治、區位等;宏觀要求,國家對廣西區域發展的總體安排;戰略模式,未來一個時期內廣西區域發展的總體構想與空間布局。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戰略支點;廣西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14)01-0007-04
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南寧時,提出我國要提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沿海發展層次和質量,同時做好內陸開發開放這篇大文章。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經濟支撐帶是必然選擇。同時提出廣西構建中國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
筆者擬從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空間格局的角度,探討廣西戰略支點建設的幾個問題。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
區域經濟不同於宏觀經濟,一般講,區域經濟空間特征的變化不大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如果說“十二五”時期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的空間特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那麼這種變化應當是最近5-10年來我國區域經濟政策和發展戰略實施的效果在空間上的表現。
下麵,我們從經濟、消費、投資和外貿等四個方麵,來分析我國區域經濟的空間特征。
(一)經濟重心的空間漂移
我國改革開放之後,向沿海傾斜的區域發展戰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就了沿海的經濟發展核心區。國家經濟重心向東南方向“漂移”是改革開放以來到進入新千年之前中國區域經濟的基本特征。
為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揮,1999年國家啟動西部大開發,2002年提出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2004年又啟動中部崛起戰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效果開始顯現,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加快,所占的GDP份額提高,國家經濟重心開始向西“返移”。到2009年,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的GDP份額提高到46.16%。
2008年以後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進程。應對危機的各種政策,著力點大多在東部沿海,以GDP比重代表的經濟重心又開始東移。進入“十二五”時期之後,國家加大了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進行產業轉移的力度,產業轉移加快,經濟重心重新開始西移。2012年我國“四大板塊”的經濟規模比例是:東部51.3%,中部20.2%,西部19.8%,東北8.7%。
(二)消費重心的演變
從空間變化看我國最終消費的演化軌跡,其重心的演變表現為“南移——東移——西南移——北移”的特征,在移動幅度上較GDP重心移動要大。1990-1995年消費重心南移;1997-2003年消費重心東移;2003-2007年消費重心開始向西移動,2008-2011年消費重心又向北移動。
消費重心反映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空間格局,收入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表現出對經濟發展變化的一種滯後效應。從目前看,我國的消費核心區仍然留在東部地區,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這是目前國家收入格局的空間現狀。
(三)投資特征及重心變動
固定資產投資重心表現為向西漂移,變動幅度較為劇烈。具體而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作用下,1999-2001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重心向西北方向漂移;之後,隨著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重心向東北方向大幅度漂移;金融危機之後,投資重心西移,特別是向西南方向移動。
投資重心在空間上的變動,反映了我國區域開發和資源開發的基本動態。由於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了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需求,加快中西部的開發就成為我國區域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進出口特征及重心演變
盡管2003年以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進出口總額的增長速度明顯加速,但進出口份額仍然不足15%。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增長率的下降大於東部地區。
從出口看,2006年以後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增長速度超過東部地區,但它們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東部地區的出口份額總體不斷上升,到2009年達到88.86%。從進口看,與出口特征一樣,東部地區占據了進口的絕大多數份額,2009年達到86.18%。因此,2002年之後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2010年以來東部地區的增長率最慢,但東部地區的絕對優勢仍十分突出。
所以,東部地區的進出口總額仍占有絕對優勢,進入“十二五”以來,一直占到全國的85%以上。
主要結論是:
第一,經濟總量規模和投資向中西部轉移比較明顯,表明中西部的工業化進程正在加快,區域經濟的重點仍然在發展工業。
第二,總消費和進出口仍然集中在東部地區,表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核心區的地位仍然難以動搖,我國對外交往、對外貿易的中心在東部地區的局麵也不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
二、中國區域發展空間格局的新變化
通過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空間特征分析,我們發現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區域空間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