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殖民者帶到澳大利亞的牛、羊、駱駝、豬,同美洲草原一樣也都有過野化現象。隨著現代化進程,澳大利亞的沿海地區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特別是因生產的羊毛數量最多、質量最優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現代化程度備受推崇。但在沿海豐雨區和內陸荒漠之間,有一部分林草相間、河湖分布的草原,至今仍有一部分牧場采取一年四季牛群放野,隻在烙印和售牛季節圍攏分群的牧牛辦法。大的牧場麵積達數萬平方公裏,擁有牛達數以十萬頭計。靠騎馬的牛仔無法尋找到所有牛群,於是,利用直升機趕牛的專業公司應運而生。趕牛的飛行員不僅要有嫻熟的駕駛技術,還要有驅趕龐大牛群定向前進的經驗。飛機在山丘林木間低空盤旋、俯衝,利用強大的轟鳴聲和喇叭聲響驅趕牛群向牧場主的營地前進,一次驅趕往往需時一二十天。白天圍攏起來定向前進的牛群晚間又四處遊走,第二天重新圍攏才能前行。這種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粗放掠奪自然資源的方法可以為牧場主和飛機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然而卻是以每年有多名飛行員因飛機失事而喪命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