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楚莊王墓、夫人樊妃墓在今天的江陵城西北仍然可以看到。

楚莊王壯年而殤,當不足四十五歲。楚莊王年少即位,能夠迅速扭轉成王、穆王兩代頹勢,是難能可貴的。據說,楚莊王任用親戚,但是也選用世家能臣,所謂舉不失德,賞不失勞,既穩定了內政又對外發揚了國威,在漢朝人版本之一的春秋五霸序列: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中,楚莊王能與從前的齊桓、晉文同列,良有以也。

楚莊王同誌二三事:

楚莊王很有藝術修養,愛喝酒和聽音樂,據說華元在楚國當人質期間,還獻給了楚莊王一架繞梁琴,琴聲嫋嫋,繞於梁間,循環不已,楚莊王喜歡上了,七日不聽朝。最後,在老婆樊姬的勸說下,用錘子砸了這琴才罷休。

除了有藝術細胞,總體感覺,楚莊王同誌是仁厚可愛的。他圍攻鄭國、宋國時,都一度緩攻,看城裏人實在日子太慘,主動撤圍收兵,等待對方出來結盟。叛而伐之,服而舍之,示威示德。陳國被他滅掉以後,他也聽人勸,又把陳國複國。邲之戰,晉軍狼狽逃竄,楚莊王下令鳴鉦收兵,勒馬停車,放晉軍一夜渡河回家。邲戰結束次日,楚莊王拒絕了潘黨“把晉軍屍骨收築為參觀景點”的建議,深感自己“使二國暴骨,暴矣”。

楚莊王的寬厚,體現在一次著名的聚會上——就是後來戲台上常唱的那個享有美名的“絕纓宴”。

在講這場宴會前,還要再囉唆一點。春秋時代以及更早的古人,比現代人慘,當時一天隻吃兩頓飯。大約早上七點到九點中間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叫大食;下午三點至五點吃簡單的午餐,叫小食。此後,太陽下山不久就去睡覺了,跟現在的農村一樣,那時候甚至用不著點燈,也不需要專用的燈具。專用的燈具到了春秋末年才開始多起來,那時候由於鐵器的逐漸使用,生產效率大為提高,人們晚上也要工作,也愛吃飯了,燈也要點了。那時的燈都是青銅做的,或者鐵的,裏麵放著燈油。燈油一般都是動植物油,還有蜂蠟或蠟蟲(能分泌白蠟裹住自己)製成的蠟燭。《楚辭》“蘭膏明燭,華鐙(燈)錯些”,說明當時的燈油和蠟燭還摻有香料呢!

但是在楚莊王的春秋中期,晚餐還不普遍,喝酒也是白天喝,夜裏不喝,這主要是由於商紂王喝酒而亡國,所以周人禁酒,大聖人周公發布禁酒令,周朝出土的酒器也少。但楚國不在乎中原的政策,因為高興,楚莊王要求大家敞開了往醉裏喝,君臣們一直喝到點燈時分,天都黑了。

楚莊王酒興正濃,看天黑了,命令仆人點上燈和蠟燭,大夥接著喝,並且專門請出禮儀小姐——鄭姬助興,親手為大夫將校們把盞。

隻見這個鄭姬,肌如凝脂,五官秀美,苗條的身材使她成為楚王後宮裏第一美人。晚宴的燭光,把本來就令人銷魂的鄭姬照得更加嫵媚。斟酒的她來回穿梭於燭光暗影之中,給人以恍若仙女下凡的感受。紅酥手,黃藤酒,每每來斟,得見美姬的纖纖細手,得聞鄭姬的淡淡體香,幾乎令人不能把持。

突然刮起一陣大風——秋天的風啊,難道也這麼多情——把宴會上的燭火全部吹滅。哇,可得著機會了,一個實在把持不住的醉漢在黑暗中一把扯住了鄭姬的袖口。鄭姬練過空手道,反手一招“燕子八翻翅”,揪斷那人的冠纓——就是冠下麵結在頜下的絲繩。然後鄭姬一轉身,輕移冰激淩微步,不是,淩波微步,來到莊王麵前,報告有人非禮!

宮人正要重新點燈燭,楚莊王說:“不要點,同誌們,請把冠纓都揪斷,咱們都絕了纓痛飲。”

於是大夥黑著燈喝酒,跟現在的酒吧裏一樣,其樂無比!

那個調戲婦女的將官,也不知是誰。後來在一次攻吳戰役中,有人效死力,楚、吳兩軍五次交鋒,此人五次斬取對方首級,還不罷休,終於斬了敵將之首,獻給楚莊王。楚莊王說:“我也不認識你啊,你怎麼替寡人這麼玩兒命啊。我怎麼賞賜你啊,你要什麼?”這人說:“千萬不用賞賜啦。我啊,我就是那個被揪斷纓的啊,老爺。”

楚莊王“絕纓”饒赦犯錯誤的下屬,體現了其心胸開闊。事後鄭姬責怪莊王為什麼不揪出那個流氓示眾,從而嚴肅上下君臣之禮,端正男女不同之別。莊王笑著說:“是我賜群臣酒,導致他們喝醉,出了事,不是他們的責任,是我的責任兮。我怎麼能懲罰他們,傷國士之心兮?”楚莊王真讓人佩服啊,宜其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