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大姐,那可是老皇曆了。”中年漢子說,“光榮農場六分場已經成了小江南農場的場部了,複轉官兵和山東支邊青年當年開發的那些荒地,差不多都改成了水田。”
魏曉蘭的情緒冷靜了下來,問:“大兄弟,你說說,這小江南農場種這麼多水稻,春天雇人插秧,秋天雇人收割,能掙錢嗎?哪如機械化作業種大豆、小麥,省事兒呀?”
“大姐,說這話你就外行了。”中年漢子喋喋不休地說,“這幾年,我們來打工,把種稻子的行情都搞明白了。一畝水田能收一千二百多斤稻子,定購糧賣八毛多錢一斤,老百姓自己賣的話能賣一塊多錢一斤呢,扣掉四五百元錢的成本,一畝水稻少說也掙五百來塊錢!”他說著說著像自己發了財那樣眉飛色舞,“大姐,你是不知道呀,這幾年糧食行情好,小江南農場就是因為旱改水發了財,日子非常好過,農場都修成了白色水泥路麵,蓋了不少樓房,過去的渠首啊,今非昔比,鳥槍換炮啦!”他接著又說,“我們都聽說,最早提出種水稻的,是一個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叫賈述生的人,聽說為了這個,從山東流竄來一個叫魏什麼的女盲流,把那個賈英雄弄成了右派……人家賈場長現在是全國勞動模範了!”
魏曉蘭的心像被針紮了一下子,身子痙攣似的顫抖了一下。她很快掩飾住內心的慌亂,想說什麼,沒說出來。
“怎麼?”中年婦女問,“你不舒服?”
“沒有。”魏曉蘭回答,“年齡大了,我有那麼一種昏迷症,說上來了,忽地就上,也怪,就那麼一二分鍾,說過去就過去。”
魏曉蘭離開北大荒後,仍是活在矛盾的旋渦裏,善於應變的小伎倆仍不減當年。
“過去了就好,過去了就好。人年歲大了,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找上點兒毛病來,又是一人出外,就得多注意呀。”中年婦女是個熱心腸人,問,“大嫂,下了火車有沒有人來接你呀?”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來接,反正來的時候呀,發了一封信,可是,到了沈陽倒車,火車晚點,沒趕上那趟該接的。”魏曉蘭應變能力真是太強了,其實,她根本就沒給連喜發信,“再說,要找的人也是多少年沒見麵了,主要是要來處理件多年的羅唆事兒。再說,要見的人還不一定熱情,熱不熱情我也得來!”她停停說,“我沒想到,這六分場變化這麼大,心裏還老是想著當年那個影子,那麼大個地方,要找誰,還不是一問就是嘛。”
“哈哈哈……”中年婦女突然大笑起來,“你以為農場是咱們鄉下的屯子呢,可氣派了,耕地、播種、脫穀都是一色的機械化呀!就說這個小江南農場吧,還有一部分旱田,都是一色從美國、德國、日本進口的機器!”她關心的臉上顯著農村人的小狡猾,嘴唇一抿,有點神秘兮兮的樣子悄悄地和魏曉蘭咬耳朵,“火車站離場部還有段距離,別看不遠,你要是走可就得一陣子了。火車站上有接打工割稻的車,你別吱聲,要是沒人來接你,你就悶頭跟我們上車……”
“謝謝,謝謝。”魏曉蘭心裏不免有點兒酸溜溜的。當年,曾在這裏叱吒風雲,專車來專車去,如今還要混水摸魚,偷乘接打工佬的車,“唉。”她歎息一聲,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她的思緒又煩亂起來,有意回避一下這兩位熱心的鄉下人,臉一轉,把目光投向了茫茫的車窗外。
列車隆隆地向北大荒的腹地奔馳著。
車窗裏閃過一幅幅迷人的北大荒的金秋圖畫。大豆搖鈴,玉米幹纓,稻田金黃,都在等著收獲。小麥早已收割結束,那大片大片黑油油的土地,是剛剛翻起的麥茬地。火車時而峰回路轉,時而一直向前。這裏也有丘陵,也有河流,總的讓人感到,北大荒的胸膛是這麼豐腴而寬闊。可以想像,這北大荒不再荒涼,就是因為浩浩蕩蕩的複轉官兵、支邊青年和知識青年曆經二十多年的櫛風沐雨、浴血奮鬥,用血汗一點點吞食了它的荒涼。
魏曉蘭真感到驚奇,她離開時的片片荒原幾乎都變成了國營農場。她一下子就能分清車窗外閃過的,哪是鄉村,哪是農場。東北的農村幾乎都村落不大,土坯牆,草苫房,苞米樓,柵子做院牆,圍起門口一片園子做菜地,為的是防止豬馬牛羊糟蹋。農場可就另有特點了,看那家屬房:一色紅磚瓦結構房,橫成趟,豎成行,排列成一個正方或長方形;農具場上集中整齊地擺放著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在曬糧場,都有幾個排列著的糧食囤子。
列車一進入北大荒腹地,在等距地排列的一個個居住區中,幾乎都有這些顯著特點。隻不過有的規模大,有的規模小,顯而易見,大的是場部,不大不小的是分場,小的是生產隊。魏曉蘭禁不住內心感歎起來,這二十多年的光景,國營農場發展太快了,僅就這一鐵路沿線來推算,國營農場可能已遍布北大荒各地了,少說也該成百了。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個個繁忙的曬糧場,那一座座金山和鋪滿曬糧場水泥地的,是正在晾曬和剔除雜質的小麥,揚場機轟轟響著,噴吐起一條條金色的飄帶,是北大荒迷人的景觀……
“喂,大嫂,”熱心腸的中年婦女瞧瞧窗外說,“剛才列車廣播員廣播了,快到渠首車站了,你跟著我們到場部後,知不知道要找的人在幾分場呀?”中年婦女和丈夫對魏曉蘭納悶起來,這個老太太可真是有意思,從關裏大老遠來,還不知道要找的人在幾分場,真是蹊蹺。
魏曉蘭回答:“就是原來光榮農場的六分場。”
“噢,”中年婦女說,“現在成小江南農場的場部了,場部有個分場,叫小江南農場直屬分場,這個分場有稻田,也有旱田,我們就是到這個直屬分場去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