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楚人表現屈原人生誌向的作品。舊題屈原作,不可信。作品表現了屈原放逐沅湘後的精神狀況,對了解屈原沉江前的生活很有幫助。楚地尊稱老人為父,漁父即打魚的老人,實際卻是楚地一位隱者。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複與言。

【譯文】

屈原放逐後,獨行於江潭,且行且吟在大澤之邊,麵容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了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流落到這般地步?”

屈原答:“全世界都混濁,隻有我還清白;世人都醉,隻有我還清醒,因此被放逐了。”

漁父說:“聖人對待萬事不拘泥固執,他隨世道變化而變通。世人都汙濁,何不攪和泥水,助長其波?眾人都醉,何不食糟飲酒,與世同醉?為何非要思慮深切,舉止高超,以致被放逐?

屈原答道:“我聽說,剛洗過頭發一定要彈掉帽子上的灰土,剛洗過澡一定要抖落衣上的塵埃。怎能讓潔淨的身體遭到汙濁的玷辱?寧願投身江流,葬身魚腹,怎麼能讓潔白蒙受世俗的塵埃?”

漁父微微一笑,蕩舟而去。唱道:“滄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纓。滄浪江的水混濁啊,可以洗我的雙足。”

漁父遠去了,再不與屈原說什麼。

【注釋】

江:這裏應指沅江。潭:深淵,在今湖南常德境內。澤畔:水邊。顏色:臉色。漁父:打魚的老丈,應是一位隱士。三閭大夫:三閭大夫是掌管王族三姓(昭、屈、景)的官,屈原曾做過三閭大夫。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疑問或感歎。斯:此,這個地步。舉:全。見放:被放逐。凝滯:停止流動,不靈活。與世推移:隨著社會的變化而靈活變通,與“凝滯於物”相反。淈:混濁,攪亂。哺:食,吃。糟:酒渣。歠:飲。醨:薄酒。吃些酒渣,飲些薄酒,與眾人同醉的意思。高舉:高於世人的行為方式。為:句末語氣詞。沐:洗頭。彈:用手指彈擊。浴:洗澡。振:抖動。察察:潔白的樣子。汶汶:玷辱,汙染。皓:潔白,皓皓之白是形容極白,比喻高潔品行。蒙:遭受。莞爾:微笑的樣子。鼓枻:劃動船槳。滄浪:水名,在今湖南武陵一帶。濯:洗。纓:帽子上的裝飾帶。漁父歌此,表達的是與時推移、時移事異的意思。遂:於是。

【評析】

《漁父》表現的是詩人的人生抉擇,也是兩種生活觀念的對決。楚地多隱者,當年孔子南遊至楚國北界時就遇到了長沮、桀溺一類人物。其所持的觀念,與這裏漁父所說也頗為相似。因而很令人懷疑,這是一篇後人的假托。假托之人對儒、道兩家人生哲學分歧很了解。文字雖多散句,卻詩意濃厚。這首先是因為善於選取角度,截取詩人與漁父對話片段展現人物品格,言簡意賅。其次,也更重要,是漁父與詩人截然對立的對話,都采取了形象鮮明的比喻;加之句子的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更增添了文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