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施工階段是造價管理的執行階段,也是最為重要的階段。建築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容:
(1)施工材料的造價管理,在投標價格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用量和價格的控製,前者按照投標定額確定材料的需求量,再根據施工方案製定合適的領料的製度,使得材料的成本處於“節約”原則的控製範圍之內,後者則需要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研究,選擇合適供應商,確保材料質量,合理降低材料運輸成本和庫存成本。
(2)人工成本的控製。工程的負責人需要根據工程具體的施工任務,合理提出人員的聘用要求,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聯合製定具體的用工方案,確定具體的人員配置數量、種類,而在施工的過程中,工程的負責人需要結合施工的具體任務需求,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合理配置,控製勞動力資源的閑置或者重複。
(3)機械設備造價的控製。機械設備的成本主要發生在添加、租賃、保修、維修等方麵,在購置新設備的時候,需要結合工程的成本預算以及工程的施工需求,如果成本不允許,則要考慮以租賃的方式代替;施工設備使用的過程中,要加強設備的維護管理,減少設備的閑置、損壞等情況出現,並與機械設備的出廠方保持聯係,在設備出現故障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進行維修,以免影響工程的施工進度。
2.3 竣工驗收階段的造價管理
竣工驗收是建築工造價管理的最後階段,一方麵是根據程序規定抽調足夠的人員,對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結合監理單位的工程驗收標準,對工程每個細節進行自檢,並及時返工修複存在質量隱患的隱蔽工程,另一方麵在工程竣工收尾和驗時,為保證工程的順利交付使用,相關的負責人員要對施工資源的全麵核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結算,譬如材料庫存剩餘量的盤點,計入下期工程的材料造價,或者作退貨處理。另外,還要結合施工期間的準備工作,製定工程的索賠方案,以便應對工程交付使用後的業主索賠,而索賠方案的依據,同時還能夠作為竣工驗收的參考標準,防止索賠方案規定質量隱患問題的出現,控製工程造價的不必要增加。
3 結語
綜上所述,建築工程造價的的主要管理階段是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在這幾個階段經常出現不同的造價管理問題,譬如在編製工程量清單的時候,未能正確掌握評標的原則和方法,脫離投標工程的技術和商務要求評標,影響投標造價管理的準確性。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從這三個階段存在的造價管理問題入手,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造價管理內容,結合自身的情況以及待建項目的建設需求,合理控製工程的材料費用、設備費用和人工費用以及在竣工驗收階段,做好工程的結算和反索賠工作,為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創造有利的
條件。
參考文獻
[1]陳霞萍.論述建築工程預算定額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重要性[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13,(1):231-233.
[2]許衛新.建築工程造價審核過程中的要點分析[J].中華建設,2013,(2):110-111.
[3]林鬆.建築工程造價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建設,2013,(2):108-109.
[4]劉亞婷.淺談建築工程造價管理與成本控製[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3,(3):167-168.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