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在回家的路上長大(2 / 3)

我一邊打電話給太太,一邊心急火燎地在學校附近的街道與小商店裏亂竄,能問的也都問了,沒有人曉得我的女兒在哪裏!

明白女兒不見了是一種不容否認的事實後,先是頭皮一陣發麻,接著兩腿就軟了。天氣預報說,這是入冬以來氣溫最低的一天,最高氣溫隻有9.4℃,最低氣溫才5.1℃。轉眼之間,一陣接一陣的大汗,就將全身濕透了。事後才感覺到,找不到女兒的這一小時裏,所耗去機體能量並帶有種種的不舒服,三天後才有所恢複。沒有女兒的消息。沒有女兒的消息。還是沒有女兒的消息。各種各樣的地方、各種各樣的電話,各種各樣身份的人那裏,都不能告知我們急切得恨不能看透城市的每一角落也要明白女兒去哪裏的消息。天色完全黑了,被驚動的人聚集在學校門口,除了大家心裏都想到,但沒有說出來打110報警的辦法外,我們已經沒有了其他任何主意時。

就在這時,手機再次響了,上麵顯示的是我們家所在院落裏門房的電話。我一定是用哆嗦著的手指按了一下接聽鍵:“爸爸,我自己回來啦!”聽到這一聲比世上任何音樂都動聽的聲音時,我已經顧不上多問她一個字,隻叫哪裏也不要去了,轉身朝著女兒班上那位陪著我們著急了許久的美麗的數學老師說了聲謝謝,便同太太往家裏趕。回到院子裏,從鄰居家接回分明是如隔三秋的女兒,大約是我的激動嚇著了她,或者是女兒後來所說剛剛經曆的那段曆程讓她太興奮了,當我將女兒緊緊摟在懷裏時,女兒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一起哭泣的還有她媽媽。這時候,我隻能躲進廚房,裝著給她們做好吃的。

我們終於弄清楚,放學後,女兒悄悄地獨自沿著馬路左邊走回了家。

這段五公裏長的馬路,靠左邊走,隻有三處較大的街口,但它卻是整個市區車速最快的路段,似我這種一定在女兒麵前做遵守交通規則表率的人,七八分鍾找不到過馬路機會是常有的事。曾經帶女兒沿著這條馬路走過一次,隻走了不到一半女兒就不肯走了,站在馬路旁邊自己伸手攔出租車,而且走過的這一段,有一半路程是由我替她拿著書包。

後來,我們才明白,女兒事先同我們說過這一天她要自己走路回家。

女兒嚶嚶地說,頭天晚上她就跟媽媽說過,今天早上要六點半鍾起床,然後像班上的一位男同學那樣自己上學去,不要爸爸媽媽送。女兒的確如此說過,在當時,我們隻是告訴她太遠了,那位同學的家就在學校附近,我們家離學校太遠,要到她長大了以後才可以自己走著去。想起來女兒的道理要比我們這些成年人要簡單得多,既然早上還是媽媽開車送她到了學校,為了不使傍晚時媽媽再來接她回家,所以,一出校門便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背著書包踏上了回家之路。不是她沒想到,這樣做會給成人們帶來很多麻煩,是她根本就沒有憂天下之憂的成年人思路。她所想到的隻是自己是可以比別的小同學們做得一樣好或者更好。班上那位同學學習成績不理想是女兒自己回來說的。太太就要女兒去發現人家的優點。太太聽家長們說,這位同學由於家庭情況所決定,每天回家都要自己做飯,並且總是自己上學,自己回家。就現在孩子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優點。六七歲的孩子,自己能夠做飯給自己吃,在城市裏真是太難得了。太太說過幾次,要女兒學習人家的優點。女兒便真的這樣做了。做得讓我們不是哭笑不得,而是哭也哭得,笑也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