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生命的磨損(1 / 2)

家住七樓,最早的時候,我們將每天爬樓梯當成健身的方式。但是,後來聽一位當醫生的朋友說,爬樓梯太多其實不好。人的膝蓋彎曲次數是相對固定的,不會因為你要鍛煉,或者鍛煉得很好,而相應延長壽命。人體膝蓋的結構如同一部機器中的那些易損零件,用一次,就會多一絲磨損,並且這種磨損是不能再生的。在我將信將疑地上互聯網查證後,才知朋友所言不謬。太高的房子雖然不符合科學,一旦住上了,也不是想換就能換的,所以自那以後再爬樓梯時,便會情不自禁地在心裏想些事,甚至下意識地走得慢一些,不使用那種劇烈的動作,免得加重膝蓋的磨損。

女兒尚小的時候,因為她要我們抱或者背,上樓梯的速度還能控製。等到女兒長到兩三歲,能夠獨立行走了,如何在一座七層樓高的樓梯攀爬,便完全由她說了算。高興起來,她會跑得比笑聲還快。不高興時,便賴在哪級台階上,既不肯走,也不肯讓我們抱她或者背她。如此,在我們從外麵回來,一步步地爬向七樓的那些時候,往往會在千篇一律的話語或者動作之後,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

在女兒尚未滿五歲的那年,有一次,在最吃力的五至六樓之間的那級樓梯上,女兒扶著扶手要休息。大家都是氣喘籲籲,也是有口無心、無話找話,我隨隨便便地就問她:真是很奇怪,為什麼爸爸媽媽要生出你這個小寶貝?這本是太太平常最愛用來逗女兒的話。太太問時,女兒總是嬌媚地回答,我就是要媽媽生我嘛,每次都讓太太高興得恨不得讓每個指甲都變成笑臉。她們母女倆一起老愛說的那些,被我聽多了後,往往也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變成自己的話冒出來。這一次就是這樣的。仿佛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女兒忽然提高嗓門兒,人也站直了許多,她說:這還不簡單,你們將來都是要死的,要靠我來繼承生命唄!一句俗稱童言無忌的話,將我們結結實實地說愣了。女兒的意思絲毫沒錯,隻是聽起來怪怪的,很不是滋味。

女兒為何突然有了此種說法?想起來也是可以理解的。與我們院子一牆之隔,是一座建造得很豪華的高層住宅。那天早上,住宅裏的人起來早鍛煉,發現樓下的草地上趴著一個女孩。剛開始,還沒有人注意,以為女孩是在那裏親近自然。時間稍長後才發覺不對,走上前去一看,才明白,趴在草地上一動不動的女孩是從高樓上掉下來的。不久事情就明了了:女孩在市內一所很著名的中學裏讀書,並且各方麵極為優秀,家庭對她的教育與關愛也是無微不至。然而,那麼美好的女孩,偏偏要在日記中,為自己設計了一種最優美的死亡方式,事發時,她所選擇的正是這樣一種設計。為了不讓女兒早早接觸這類過於悲慘的人生,那一陣,在家裏,我們盡可能少地談及。畢竟是在家裏,很難做到時刻警惕,也許我們偶爾間說過的隻言片語被女兒聽去。當然,還有樓下的院子,太太的同事們下班回來後,一般都會讓放學回家的孩子在外麵野一下,同時他們也好湊在一起,談笑風生,種種不經過思想的話題,總會率先觸及最讓人心動的那些,而不去提防孩子們就在身邊。

女兒到底是不是由此感知與生命相伴相隨的那份恐怖,我們不得而知。並且我們也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不要在她麵前深究為好。生命的兩極,以及其中的那個過程,一個人如何去做,需要一個人自己去逐漸積累,最終能夠獲得何種心得,是一個人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