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生命的磨損(2 / 2)

正是這之後的一次,女兒去芭蕾舞學校上課,太太因為另有事情,將女兒吃飯的事,委托給同樣送孩子上舞蹈課的媽媽們。菜上來後,大家還鬧著上了一瓶紅酒。就在她們舉杯之際,女兒突然傷心地哭了起來。問起來,女兒才說,她提醒過大家好幾次了,不要喝酒,喝酒有害健康,可你們就是不聽。弄得那些做媽媽的,那頓飯不敢再喝酒了。因為我不在場,這事隻是耳聞。

不久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情,我和女兒一樣,都是親曆者。那一次,趁著周末,幾家朋友約好到東湖畔小聚。那天雨下得很大,因為酒店寬闊的大廳裏種植著許多熱帶植物,好奇的女兒一直很興奮。臨到點菜時,做東的朋友開口報出:河豚。那時我還沒有吃過河豚,朋友當中大多數人亦如此。就在我們共同發出驚呼時,女兒突然撲上來死死抱住我,於嚎啕大哭中,連連高叫:爸爸不許吃河豚!我不要爸爸吃河豚!女兒一哭我就明白,她一定是在哪本書讀過,河豚之毒足以置人以死亡。我問她是不是這樣。女兒點頭之際,朋友與她開玩笑說,你們家的人不吃河豚,我們吃總可以吧!女兒這下子哭得更厲害了,他要我別讓叔叔點這道菜,所有人都不能吃河豚。吃河豚會死人,女兒認定的這一點,讓我費了許多口舌,卻是毫無用處。朋友繼續與她說笑,一會兒河豚做好,他先吃,如果他沒有中毒,大家再吃,如果他中了毒,大家就不要吃。女兒一點兒不受影響,哭喊著說,河豚有毒,誰也不許吃!女兒態度之堅決,讓大人們既感動,又尷尬。此家酒店原就是以做河豚著名,不吃河豚,也就沒有必要跑這麼遠的路程。那頓飯,我們還是吃了河豚,好不好吃那是另話,在女兒那裏,這件事想必使她對生命所能承受的極限多少有了一些認識。這得益於後來那位最會與她交流的阿姨,將她抱了過去,耐心地對她說,能用河豚做菜的廚師,都要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專門的許可證。河豚之毒在於製作過程中的失誤,隻要製作得法,河豚就成了一種美食。

這樣來想,死亡對於生命,又何嚐不是像河豚一樣的食物。人的一生,就那麼幾十年,長也長不到哪裏去,短也短不了多少。那個將自身之死完全按照設計來實施的女孩,為什麼不肯像活過百歲的老壽星那樣歸去?死亡本是人生最難避免的大實事,選擇的不同,決定了結局差異。

關於生命,一般是要人用其全部時光來體會,最終所理解的,也不一定會被繼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所認可,如此,才會有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地探索。死亡則不一樣,它能早早地就讓人產生敬畏與恐懼,曉得那是生命的天敵,同時又是生命永遠也不能拋之不顧的天然的朋友。在本質上,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正是因為有了死亡,生命才顯得如此之珍貴。當我們在不斷地強調生命的價值時,不要忘了,死亡同樣也有它神聖的一麵,所以,我一直在想,讓女兒早一點兒明白一些關於死亡的道理,應該是她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