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小兒的一般護理(一)(2 / 2)

(5)培養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夜間的排尿訓練則到4~5歲才能完成。3歲左右學習穿脫衣服、係鞋帶、整理自己的用物等。

(6)繼續加強預防接種和防病工作,定期為幼兒做健康檢查,進行生長發育係統監測。

(7)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包括違拗、發脾氣和破壞性行為等。

四、學齡前期的護理

學齡前期小兒活動範圍擴大,智力發展快,自理能力增強,機體抵抗力逐漸增強,但仍易患小兒傳染病。保健重點是繼續生長發育監測;加強早期教育,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預防疾病和意外。

五、學齡期的護理

學齡兒童的認知和心理社會發展非常迅速,同伴、學校和社會環境對其影響較大。機體抵抗力已增強,急性傳染病發病率逐漸減少。保健重點應注意:加強體格鍛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良好的品格;加強學校衛生指導,促進德、智、體全麵發展。

六、青春期的護理

青春期是由兒童過渡到成年的時期。此期體格生長迅速,認知、心理社會和行為發展日趨成熟。但由於神經內分泌調節尚不穩定,以及要麵對更多的社會壓力,他們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健康問題。保健重點是保證充足的營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衛生教育;培養良好的品德等。

第二節 兒童預防接種護理

一、兒童計劃免疫

是依據小兒的免疫特點和傳染病發生的情況製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的使用生物製品進行預防接種,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達到控製和消滅傳染病的目的。

二、接種內容

卡介苗為減毒活菌混懸液,皮內注射,左上臂三角肌上端注射01ml,出生後2~3天到2個月內接種,7歲、12歲複查,如結核菌素陰性加種。4~6周局部有小潰瘍,保護傷口不受感染。

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苗接種時間為2個月以上嬰兒,口服3次,4歲加強1次,冷開水送服,服後1小時禁哺乳和喂熱開水。

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嬰兒,上臂外側皮下注射02ml,7歲加強1次,個別患兒可有發熱或散在皮疹,一般持續2~3天。接種前1個月及接種後2周避免用胎盤球蛋白、丙種球蛋白。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3個月以上嬰兒。上臂外側皮下注射02~05ml,分別為3、4、5三次,局部紅痛,不必處理,掌握間隔時間,避免無效注射。

乙肝疫苗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分別在出生時、1個月、6個月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