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啟巫術之門(1 / 2)

巫術的世界恐怕是最接近普通人的異度空間,隻要人們有足夠的耐心,就可以學習和修煉巫術,從而成為一名巫師。不過要踏足這個世界,必須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因為它帶來的可能不是力量,而是邪惡。一切要看你的心靈是否純潔,意誌是否堅定。或許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巫術之門就會為你開啟。

巫術的起源

要對巫術追根溯源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但很多對此感興趣的學者都沒有放棄過努力。在業界,被認可的巫術起源說大致有三種:隨著人類的出現而誕生的天然存在說;萬物有靈論;伴隨人類情感和精神出現的心理學說。

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是天然存在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巫術永遠沒有‘起源’,永遠不是發明的、編造的。一切巫術簡單地說都是‘存在’,古已有之的存在。”

馬林諾夫斯基的觀點可以簡單理解為,巫術跟人類一樣是天然存在的,是人類的一種自然能力,而不是被誰創造或發明出來的文化現象。

然而後人卻認為這種觀點缺乏說服力,人類是從動物進化而來,如果說巫術是人類的一種能力,那麼是否說明動物也具有這樣潛在或殘留的能力,又或者說,是否會使用巫術是區分人和動物的標準之一?但顯然不是,動物和人類有著本質的區別,最主要的區別是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動物卻沒有。當馬林諾夫斯基的觀點被頻頻否認後,大多數人投向了萬物有靈論的懷抱,他們認為巫術和宗教一樣都是建立在萬物有靈論的基礎上。

萬物有靈論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所創的學說,他認為原始人在經曆過做夢、疾病、死亡等一係列身體現象後發現人除了肉體之外還有靈魂的存在。同樣,植物、動物,乃至天地萬物都是具有靈魂的。泰勒認為所有宗教的產生都是建立在萬物有靈的觀念上的。

支持巫術起源於萬物有靈論的人認為,人們在意識到靈魂存在之後,試圖跟靈魂建立起一種更親密的關係,以便更好地操控靈魂,阻止疾病和死亡,同時獲得一些力量,這就是巫術的雛形。這種對巫術起源的解釋存在了很長時間,甚至直到今天都有大批的擁護者。但隨著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巫術的認識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弗蘭茲·博厄斯的情感說。他說:“巫術又是什麼?我相信,如果一個男孩看到有人向他的照片上吐唾沫並將其剪碎,那他是有理由生氣的。在我的學生時代,如果遇到這種事情,其結果必然是一場鬥毆,而我會竭盡全力給予對方實際的打擊,作為他對我的象征性打擊的報複。如果打贏了,我會認為這是我遭到損害以後的補償,而這一切並沒有任何心理分析的含義。我相信,我的感情和其他青年不會有什麼兩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態度就成了‘巫術’。”

弗蘭茲·博厄斯所說的情感,是指發泄的情感,是非理性的情感。當人類遇到打擊的時候,會從內心憎恨施與打擊的人,從而咒罵、毀壞,甚至拳打腳踢。巫術恰好建立在這種情感的基礎上,成為一種打擊報複的工具。換言之,巫術是為了宣泄某種強烈的負麵情感而存在,它可以是報複心,可以是癡迷心,也可以是占有欲。

迄今為止,沒人能準確指出哪種學說是巫術起源的正確解釋,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巫術的熱愛和追求。

女巫:巫師中的佼佼者

即使不是巫術的狂熱追求者也知道,巫師之中以女巫形象居多,她們妖媚且擁有巨大的超自然能力。為什麼女巫的形象如此鮮明?大抵是因為女性形象本身就跟嫉妒和傲慢掛上了鉤,加之妖豔的女人讓男人趨之若鶩,而自古又有牢不可破的“紅顏禍水”的觀念,因此她們被視為邪惡的靈體,成為巫師的生力軍。

早期的女巫形象應該是古希臘的赫卡忒,傳說她是巫術和魔法的保護者,專管幽靈,一到晚上就會帶著地獄之犬到人間,在三岔路口或墳場狩獵。人類看不到她,隻有狗能看到她,因此夜晚狗一狂吠,就證明赫卡忒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