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耐基的有關事跡(2 / 2)

他經常搭乘載貨火車,要花上一百裏的路程,當車子停下卸貨的時候,他趕去市鎮,去見三四個商人,得到他們的定貨。當火車汽笛聲響起時,他又急匆匆的從市鎮趕回來。待他跳上火車時,車身已在移動了。

卡耐基在兩年中,有極令人滿意的工作表現,亞馬公司決定晉升他的職位,可是他辭職了。卡耐基辭職後赴紐約,在美國戲劇藝術學院研究,接著又周遊全國各地,而且還在舞台劇中有過演出。可是卡耐基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無法從戲劇方麵找發展,於是他又回到推銷工作崗位上,替一家展克特汽車公司推銷卡車。

卡耐基對機械知識一無所知,可是他也不願意去研究,這一段時間,他情緒非常不愉快,每天勉強自己去工作。他希望有自己的時間,撰寫他在學院時想要撰寫的那類書。卡耐基又辭職了,他要把自己的時間放在寫作工作上,他要去夜校教書,以此來維持生活。

他雖然替自己決定了,可是能教些什麼呢?卡耐基回憶自己在大學裏的成績,同時加以估計,發現他所受演講術的訓練,給了他自信、勇敢、鎮靜,同時在事務上應付人的能力,比他在大學裏所有課程所供給他的還多。於是他勸說紐約青年會學校,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替社會各界人士開設一門演講術的講習班。

什麼?讓生意人成為一個演說家?那是荒謬可笑的!他們知道,並且曾嚐試過這類的課程。可是始終遭到失敗。

當他們拒絕付卡耐基每個晚上2塊錢的酬勞時,卡耐基卻願意依傭金的方式,來教授他們課程。如果照他這樣計算,有純利可得的話,那3年內他們按照傭金製度支付他的,是每個晚上30元,而並不是2元。

卡耐基的研究會講習班,漸漸發展開來了。別處的青年會和其他的城市也知道這件事,於是卡耐基就成了一位光榮的遊行講師。他往返於紐約、費城、白地瑪等地,後來又去了倫敦和巴黎。接著他寫了一部書,叫做《演講術及如何影響商界人士》。卡耐基所完成的這部書,現在是所有青年會、美國銀行公會和全國信用人協會的正式教本。

現在每個季度去卡耐基那裏接受演講術訓練的人,要比紐約市裏的22個學院以及大學所附設的演講術課程的學生數目還多。

卡耐基對這方麵有他的見解,他認為任何一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都能說出話來。他說,如果在街上,將一個最軟弱無知的人一拳擊倒,這人馬上會站起來說話,顯出有口才、熾熱,且有所強調,那人講話時的神情,幾乎可以與大演說家威利姆相比。卡耐基作了這樣的解釋:任何一個人,如果有充分的自信,而心中又孕育著一股熱切的意念,就能在群眾前作動聽的演講。

他說,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所怕做的事,去獲得一次成功經驗的記錄。所以卡耐基每天上課時,都強迫每一個聽講的學生說話,台下的聽眾都具有同情心,因為他們同病相憐,都有同樣的情形。由於不斷的訓練,使他們增強了他們的勇氣、自信和熱心,且自然地移轉到他們私人的談話中。

卡耐基可以告訴你,這些年來他維持生活的,不是靠教授演講術的收入,那也是偶然而已。據他表示,他主要的工作是幫助人們如何克服他們的恐懼,增強他們的勇氣。

卡耐基起初隻是設立一項演講術的課程,可是去他那裏的學生,都是社會工商界人士,其中有很多人已30年沒有見過教室的樣子了。大部分去他那裏的人,學費都是分期付款的,他們希望很快就獲得效果,且能在第二天業務接洽上,或是團體談話上,就運用這項效果,所以他們不得不求於迅速實用。

因此,卡耐基就發展出一種特殊的訓練方式:那是一種演講術、推銷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實用心理學的驚人組合。

他所設立的講習班,不受刻板的規則所拘束,這種課程,非常真實,且令人感到極其有趣。卡耐基教的課程結束時,班裏的學生自己組織起一個俱樂部,每隔一星期集會一次。費城有19個人的一組,在冬天每月集會兩次,已有17年曆史。有些人駕著汽車經過50裏到100裏的路程去那裏,其中有一個學生還每周從芝加哥趕到紐約。

哈佛大學的教授威利姆·賈姆士說,普通人運用了他潛能的1%,而卡耐基幫助社會各界的男女,啟發了他們該有的能力,在成人教育中,創造了一次極重要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