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推拿治療:針刺治療完畢後,可配合輕柔手法於局部操作。
在針灸治療期間局部避免受寒吹風,必要時可戴口罩、眼罩防護,並應積極預防眼部感染。治療期間還可配合中藥治療。
二、點穴按摩
(一)點穴療法
1.取穴
主穴:翳風、風池、合穀、太衝、地倉、頰車。
隨症配穴:鼻唇溝歪斜變淺加迎香、人中;頦唇溝歪斜加承漿、夾承漿;目不能合加四白、太陽、陽白、印堂。
2.定位
翳風—耳垂後方,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風池—項部,枕骨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合穀—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緣中點處。
太衝—足背側,第1、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地倉—目正視,瞳孔直下,平口角處。
頰車—麵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中指),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迎香—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人中—麵部,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承漿—麵部,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夾承漿—麵部,承漿穴左右各旁開1寸。
四白—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
太陽—眉梢與目外眥中點,向後一寸凹陷處。
陽白—瞳孔直上,眉毛上1寸。
印堂—前額部,兩眉頭的中點處。
(二)自我按摩
操作時兩側同時操作,但以病變側為主。具體手法如下:
1.抹麵部用兩手拇指的羅紋麵由印堂向上抹至上星,再從前額正中依上、中、下三部抹向頭部兩側,而後沿上眼眶、下眼眶、眼球抹向太陽,沿鼻翼邊抹迎香,沿上口唇、下口唇抹人中、承漿。操作5~10分鍾。
2.指揉用手指的羅紋麵按揉頭麵部的印堂、睛明、魚腰、陽白、太陽、四白、下關、頰車、迎香、人迎、地倉、承漿等穴,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每穴1分鍾。
3.摩麵部用食、中、無名指指麵,分別摩前額以及左右麵頰部。操作5~10分鍾。
4.指叩用雙手四指手指輕輕叩擊前額、兩側的太陽穴以及麵頰部。
第四節 老年性癡呆
一、疾病概述
(一)相關知識
癡呆目前分為老年性癡呆、血管性癡呆、混合性癡呆和其它癡呆4種。而老年性癡呆(AlzheimerAD)是一種慢性的大腦退行性變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進行性遠近的記憶力障礙,分析判斷能力衰退、情緒改變、行為失常、甚至意識模糊,最後死於肺炎或尿路感染。其病因至今不明,常漸起病,起病可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發病率更高。在65歲以前起病的類型常有癡呆家族史,病情進展較快。65歲以後起病者病情進展較慢,以記憶障礙為主要特征。AD可延續20年,早期或輕度9年,中期或中度5年,惡化6年,給個人、家庭、精神帶來深重的負擔和痛苦。在西方國家AD是繼心髒病、腫瘤和中風之後,排在第四位的導致死亡的疾病。迄今尚無有效抗癡呆的藥物治療,在臨床上主要為一個護理照管問題。
(二)病因病機
1.病因病因不明,現主要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AD具有家庭聚集性,40%的患者有陽性家族史。
(2)環境因素:包括鋁的蓄積、病毒感染、免疫係統機能障礙、神經遞質、正常衰老、雌激素作用等因素。
總之,在所有AD的病因中,年齡及遺傳因素二者比較明確。
2.病理AD患者大腦的重要改變表現為腦普遍萎縮,以與認識能力相關區域如海馬及相應皮質部位尤為明顯,腦室擴大,腦溝變寬,神經細胞亦明顯減少,神經節細胞廣泛變性。
(三)臨床表現
本病女性多於男性(約1.5~2.1)。多起病緩,難以確定病期,待癡呆明顯而就診時,常已在發病後1至2年半以上。
1.智力衰退最初,常為衰老加速惡化,短期內出現思維遲緩、粘滯與僵化,自我中心更甚,情緒不易控製,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馬虎。不出數載,便出現惡性型遺忘,由偶爾遺忘發展成經常遺忘,由遺忘近事而進展到遠事,由遺忘事件的細節而涉及到事件本身。即刻回憶嚴重受損,幾小時甚至數分鍾前發生的事都無法回憶,以致時間記憶幅度縮短。最終可嚴重到連其姓名、生日及家庭人口都完全遺忘,好象生活在童年時代一樣,並常伴有計算力減退。在記憶缺損的同時,又可出現定向障礙。如出門後不認識回家路線;赴廁完畢,就找不到所睡的病床等。聯想困難,理解力減退,判斷力差。起初表現為工作毫無計劃性與創造性,繼則連原來熟悉的工作都無法完成。嚴重時,連他人言談都無法理解,令其脫衣則張口,令其伸手則久站不動。
2.行為改變行為先見幼稚笨拙,常進行無效勞動,其後可有無目的性勞動。例如翻箱倒櫃,亂放東西,忙忙碌碌,不知所為;愛藏廢物,視作珍寶,怕被盜竊;不注意個人衛生習慣,衣髒不洗,晨起不漱,有時出現悖理與妨礙公共秩序的行為,影響治安。也有動作日漸減少,端坐一隅,呆若木雞。晚期均行動不能,臥床不起,兩便失禁,生活全無處理能力,形似植物狀態。據統計,60%一般在入院後6個月內死亡,80%在入院後18個月內死亡,死亡原因主要為繼發性感染。
3.情感障礙起初,情感可較幼稚,或呈童樣欣快,情緒易激惹。後期,表情呆板,情感遲鈍。
4.局灶症狀在本病病程中,偶可出現。如出現失語、失用、失認、失算症,最終認識能力可全部喪失。
5.外貌改變老年性癡呆患者外貌衰老,常顯得老態龍鍾,滿頭白發,齒落嘴癟,角膜有老年環。瞳孔對光反應偶見遲鈍。感覺器官功能減退,生理反射遲鈍,軀體彎曲,行走不穩,步態蹣跚,體重減輕,肌肉廢用性萎縮,不自主搖頭,口齒含糊,口涎外溢,手指震顫及書寫困難等。
6.實驗室檢查多無明顯改變。腦電圖可見異常。腦血流圖示,大腦皮質的局部腦血流量減少,腦氧代謝率下降。CT掃描或MRI常顯示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大和皮質萎縮、腦溝變寬。
7.癡呆與健忘的區別健忘是老年人腦功能衰弱的表現,而癡呆則是病理性的腦器質性智能衰退,如何區別兩者,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遺忘區別,健忘的老年人對做過事情的遺忘總是部分性的;而癡呆的遺忘則是完全惡性的,記不起發生過的事情,似乎此事已完全消失。
(2)認知能力,健忘老人雖然記憶力下降,但對時間、地點、人物關係和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絲毫未減;而癡呆老人卻喪失了識別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分不清上下午,不知季節變化,不知身在何處,有時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3)生活能力,健忘老人雖會記錯日期有時前講後忘,但他們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能照顧家人;而癡呆老人隨著病情加重,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4)情緒變化,健忘老人有七情六欲;而癡呆老人的情感世界則變得“與世無爭”,麻木不仁。
(5)思維變化,健忘老人對記憶力下降相當苦惱,為了不致誤事,常記個備忘錄;而癡呆老人毫無煩惱,思維越來越遲鈍,言語越來越貧乏,缺乏幽默感,反應遲緩。是否語言豐富,幽默多彩,是區別生理健忘和癡呆的重要標誌之一。
(四)診斷
1.診斷標準AD的診斷首先必須認識AD的臨床症狀,詳細詢問病史,其次進行仔細的精神狀態和神經係統檢查。1993年我國製訂的診斷標準如下:
(1)智力檢測證實癡呆。
(2)至少有2項識別功能障礙。
(3)記憶及識別障礙進行性加重。
(4)無意識障礙。
(5)40~90歲起病。
(6)無其它軀體或腦部疾病能解釋上述病情。
(7)其它支持條件:
①進行性加重的失語、失用、失認。
②日常生活及行為障礙。
③家族中有相似患者。
④腦脊液正常,腦電圖無特異改變,CT有腦萎縮,且進行性加重。
2.老年癡呆早期的十大警兆
(1)轉瞬即忘:人人都會忘事,但正常人事後能夠回想起來。老年癡呆患者常常忘事,事後再也想不起來,而且可能反複問同一個問題,忘掉了早先的答案。
(2)顧前忘後:老年癡呆患者做好飯菜後可能會忘記端上餐桌,甚至徹底忘掉已經做好的飯菜。
(3)詞不達意:患者可能連一些簡單的字詞也會忘記,或者不會使用適當的字、詞,語言表達明顯不如從前。
(4)時間和地點概念混亂:患者可能時間概念混亂或在自己住所的街道、門棟迷路,忘記是怎樣從家裏出來的,也不知道如何回家。
(5)判斷力降低:即使是正常人也有可能分散注意力或者忘掉所看護的兒童,但老年癡呆患者有可能徹底忘記由其所看護的兒童而離開家門。或是輕易受騙上當買了很明顯的“假貨”。
(6)抽象思維能力喪失:患者常常忘掉自己設置的存折密碼,自己的存款數額也忘得一幹二淨。
(7)隨手亂放物品:患者常會將物品放在不恰當的位置,比如把電熨鬥放在冰櫃裏,或把手表放在餅幹盒裏,或將很多廢品如爛紙、布頭當作寶貝珍藏,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8)脾氣和行為變化無常:人老了都會有一些情緒變化,但老年癡呆患者的行為、情緒可能會發生急劇變化,在短短的幾分鍾內會從平靜狀態變為淚流滿麵,情不自禁,或拍案而起,怒發衝冠。
(9)性格變化:患者的性格可能會發生劇烈的不合情理的變化,如易感到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別人等,與原來的性格大不一樣。
(10)失去主動性:常會變得比原來懶惰,不願參與任何活動,甚至是原來喜歡的活動,對人也不熱情。
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的一些早期警兆。當然不是早期老年癡呆患者都會出現上述所有表現,也許隻出現某幾種,也許部分症狀更為突出一些,但家屬或患者本人一定要注意這些征兆,及時就診,早期調護,防患於未然。
(五)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肯定的十分有效或治愈方法。治療AD的藥物主要分為二類:
1.增加腦內膽堿能神經係統功能,主要為膽堿酯酶抑製劑和M-膽堿受體激動劑。
2.作用於神經傳遞係統的細胞保護劑,以延緩腦神經元變性過程,達到防治AD的目的。
目前美國FDA批準上市的僅兩種治療AD的藥物,即他克林(tacrine)和E-2020(donepezi)均為膽堿酯酶抑製劑。
3.其它支持療法:
(1)鋁合劑(aluminumchelatingagent):如deferoxamine,可減少鋁的吸收及腦組織鋁濃度,耐受性好,已有一些臨床及實驗證據。
(2)非固醇類(NSAIDS)和固醇類抗炎藥:對一些患者的病情有減輕作用,是候選治療策略之一。
(3)性激素:支持者認為老年婦女停經後,用雌激素替補療法,對老年婦女癡呆有一定作用。
(4)改善腦代謝藥:如銀杏葉提取物可改善神經元代謝,對神經遞質有陽性影響;大量腦複康可延緩AD病人的病情發展,對命名和遠近記憶有改善。
(5)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等,近年研究表明各種原因造成的細胞超載、鈣穩態失衡是造成細胞死亡的最後總通路。
(6)基因治療:利用重組技術將正常基因替換有缺陷的基因,以達到根治基因缺陷的目的,目前尚不能實現。輸入外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可有效地防止中樞膽堿能神經係統損害,動物學習和記憶改善;已有首例用神經生長因子治療AD的報道;腦內注射後1個月,係列詞語記憶改善,但其他認知功能無變化。
(7)針灸療法:應用針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手段經常刺激百會、四神聰、風池、心俞、厥陰俞、肝俞、腎俞、大鍾、絕骨、足三裏等穴。
(六)預防
1.生活起居
①生活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堅持午睡,看電視時間不可過長,有適度的性生活。
②飲食要清淡,品種多樣化,保證蛋白質的供應,多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食品,少吃動物脂肪,飲食要低鹽、低糖、控製鋁的攝入。節製飲食,不可過飽。戒煙、適量飲酒。
③積極用腦,勞逸結合。一般連續用腦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腦力活動多樣化,如看書、下棋、做智力遊戲等,或到老年大學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患者如有睡眠障礙,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逐步改善睡眠狀態,才能有利於智力恢複。
④作適當的體育鍛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切忌劇烈運動。
⑤保持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及舒適美觀的居室環境,並可在家中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如養花、養魚、畫畫等。
2.情誌調養
①保持樂觀的情緒,多參加集體活動,多接受外來的有益刺激,以延緩腦功能減退。如:讀書、看報、下棋、聽音樂等,對防止精神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②多與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③創造和睦的家庭環境,建議與子女同住,保持情緒的穩定,盡量避免不良的情誌刺激。
④注意進行智力訓練,其中包括記憶力、理解力、計算力、定向力。
3.氣功療法氣功是一種通過調氣、寧神,達到自我身心鍛煉和強身健體的活動。人體入靜後,神氣藏於心,精氣歸於腎,魂歸於肝,意守丹田,使腎精充足,上填髓海,使腦髓充實,靈機記憶得以恢複。現代研究發現:氣功可使大腦皮層細胞電活動有序化,協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為大腦活動提供良好環境,挖掘大腦潛力,調整植物神經功能,創造最佳情緒,增進智慧。
二、點穴按摩
(一)點穴療法
1.取穴百會、風池、大椎、腎俞、命門、內關、足三裏、豐隆、三陰交、太溪、湧泉。
2.定位
百會—頭頂正中線上,人前發際5寸。
風池—項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內關—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當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裏—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
豐隆—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旁開兩橫指。
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麵後緣。
太溪—內踝尖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湧泉—足底部,當足第2、3趾趾縫紋頭與足跟連線的前1/3和後2/3交點上。
(二)自我按摩
1.推頭用雙掌四隻手指腹側,從前發際推經百會穴,至後發際,再經大椎穴,在百會穴、大椎穴處加大力量點按。然後推頭部兩側的足少陽膽經,自前發際推到後發際,著重推其中的風池穴。最後用四指分抹前額,從印堂至太陽穴。每部位各推5分鍾。
2.幹洗臉將兩手平放於臉上,五指並攏,上下擦動,做洗臉動作,以臉部透熱為度。
3.點穴以拇指、食指或中指左右旋揉輕壓百會穴、雙內外關穴、雙勞宮穴、雙足三裏穴及雙湧泉穴各50次。
4.手心擦腳心以手心的勞宮穴擦腳心的湧泉穴,以透熱為度。
5.叩頭用雙手手指輕叩全頭部,操作約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