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尿潛血指標對跳遠運動員訓練負荷的監控
運動科學
作者:張英 張華僑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在競技運動水平愈來愈高、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今天,運用生理生化指標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機體對訓練負荷的反應進行檢測與評定,從而顯示機能狀態和恢複狀況,對醫務監督、控製訓練負荷、判斷運動疲勞顯得尤為重要。它主要是應用生理生化方法采集相應的指標數據,防止過度疲勞和運動損傷的發生,有效地挖掘人體的最大潛能,對運動員承受運動訓練負荷的能力、現實身體機能狀況、運動潛力、提高競技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已經成為對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等進行量化了解的手段。目前主要的檢測方法有血紅蛋白的測定,血清尿素氮、肌酸激酶、睾酮的測定,尿常規的測定。但由於在基層單位受到諸多不便因素的製約,我們選擇用目測尿八項對運動員實時跟蹤,尤其對其中的尿蛋白和尿潛血指標進行監測,收到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 尿蛋白 尿潛血 跳遠 監控
通常正常人的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其濃度在2毫克%左右,日總排尿中蛋白質量不超過150毫克。采用一般的方法檢測不出來,故認為陰性。大負荷運動會引起某些人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增多。由運動引起的尿蛋白質含量增多的,稱之為運動性蛋白尿。運動生化理論認為:運動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無氧供能的運動,血乳酸值較高,尿蛋白質排出量相應較多。這一理論還可以用於評定運動員機能狀態的恢複。運動後出現尿蛋白,但4小時或次日晨尿能完全恢複到安靜正常範圍的,說明運動負荷較大,對身體有一定刺激,但運動員機能狀態保持良好,能夠及時恢複,同時表現出,運動員對此負荷的適應。如果運動後尿蛋白增多,一直持續到次日晨或更長,說明運動員對此負荷不適應,或身體機能下降,機能狀態不能完全恢複。雖然運動性蛋白尿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但同一個體在完成相近的運動負荷時,尿蛋白量相對比較穩定。另外,在大負荷課後尿潛血,也有變化,運動後尿排出量的數量和組分可作為評定運動負荷強度和量及評定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的指標。
應用尿八項試紙條測試尿蛋白和尿潛血對跳遠隊賽前跟蹤監測,在尿常規指標的測試中發現在負荷前後尿比重結果無變化,酮體、亞硝酸鹽及白細胞指標的結果也沒有出現明顯變化,均為陰性;膽紅素、尿膽原指標變化不明顯;但尿蛋白、潛血指標變化明顯。在大負荷訓練後,尿蛋白有時達“++++”、潛血達“++”、膽紅素、尿膽原均出現陽性。尿蛋白的排泄可以較敏感地反映運動負荷及機能狀態。連續每日的測試結果顯示:在訓練後的尿蛋白平均值較正常成人尿量排出的多,在對次日晨尿的檢測中偶爾有幾次尿蛋白陽性,但大部分時間得到恢複,潛血也基本恢複,膽紅素和尿膽原次日晨值較訓練剛結束時低,說明運動員的恢複情況良好。發現運動員出現運動疲勞後與教練員溝通,使運動疲勞得到有效積累,以達到科學地超量恢複。針對運動疲勞恢複不好的運動員,建議教練員調整訓練計劃,使運動員身體疲勞得到恢複和改善,並及時發現一名持續尿潛血隊員,經醫院診斷為右腎結石。尿八項目測試紙條可以對跳遠賽前訓練運動員的尿蛋白、尿潛血進行簡單、有效的監控,有利於對運動員的運動負荷和恢複狀況評價。具有操作簡單、實用、便宜、可靠等優點。青少年運動員訓練不同於成年人的訓練,主要是培養興趣,打好基礎,提高專項素質水平,不要過早的去提高專項成績,醫務監督尤為重要,尤其是對運動強度的監控,教練員應該在不影響其身體發育的情況下,充分掌握其發育狀況,準確的把握各項素質的敏感期,進行有效的科學訓練。
參考文獻:
[1] 許豪文.運動生物化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林文韜/運動負荷的生化評定[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2l-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