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話識人不走眼
常言道,聽話聽聲,鑼鼓聽音。通過人們發出的不同聲音,說出的不同話語,來透視一個人的心術,是很有道理的。聲音可細分為聲與音兩個方麵,既可由聲來識人,又可由音來識人,但在實際運用中,通常都是用兩者結合來識別人的心思的。
通過言談和辨聲,能夠從人的欲望、抱負和經驗分析上進一步了解一個人,從而達到窺探對方內心世界的目的。言談是一個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從一個人的言談中,有識之士總能有所發現。
言談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語言,都要說話,但為什麼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人嘴裏說出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關鍵取決於說話者以怎樣的方式說。
言談除了其本身所包含的內容之外,還有著與言談同時出現的說話者內在的東西,這些東西雖然不像語言那樣直觀,卻也會透出說話者的許多內在的東西。所以,言談識人,功夫還在言談之外。豐富的生活經驗告訴人們,言談識人,不可憑一時之衝動,要從整體出發,予以全麵考察。
對事情的預測性很準的人,他們並非是真正的料事如神,有先見之明,隻是較其他人善於對事物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思考,養成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相當強的分析能力,然後綜合各種信息,對各種事物進行預測和估計。這一類型的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領先於他人一步。
能說會道者多思維比較敏捷,反應速度快,隨機應變能力強。他們健談,善於跟他人講大道理,顯示自己的聰明。這一類型的人圓滑世故,處理各種問題相當老練,他們在絕大多數時候會很招他人喜歡,所以人際關係會很不錯。
善於傾聽者,多是一個富有自己獨特的思想、縝密的思維,而又謙虛有禮、性情溫和的人。他們可能並不太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但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依賴。他們虛心好學,善於思考,是值得人信任的。
在說話中常帶奇思妙語者,他們大多比較聰明和智慧,具有一定的幽默感,比較風趣,而且隨機應變能力強,常會給他人帶去歡聲笑語,很招他人的喜歡。
隨著談話的進行,能適時地改變自己的人,頭腦靈活,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正確地分析自己的處境,然後尋找適合的方法得以解脫。
在談話中能夠運用妙語反詰者,不僅會說,而且更會聽,當形勢對自己不利時,能夠抓住各種機會去反擊,從而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
在談話中,能夠以充分的論證論據說服對方的人,大多是非常優秀的外交型人才。他們通過自己獨特的洞察力,往往能夠對他人有非常清楚的了解,然後使自己占據主動地位,使對方完全根據自己的思路走,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談話中,經常說一些滑稽搞笑的話以活躍氣氛的人,待人多比較熱情和親切,而且富有同情心,能夠顧及到他人。自嘲是談話的最高境界,善於自我解嘲的人多有比較豁達、樂觀、超脫、調侃的心態和胸懷。
在談話中,善於旁敲側擊的人多能夠聽出一些弦外之音,又較圓滑和世故,常做到一語雙關。
在談話中軟磨硬泡的人,多有較頑強的性格,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一直等到對方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答應,才罷手。
在談話中濫竽充數的人,多膽小怕事,遇事推卸責任,凡事隻求安穩太平,沒有什麼野心。
避實就虛者常會製造一些假象去欺騙、糊弄他人,一旦被揭穿,又尋找一些小伎倆以逃避、敷衍過去。
一般說來,言談中足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態度、感情和意見。固然,言談的內容是表現的因素,但言談的速度、語調以及潤飾等,亦足以影響談話內容的效果。我們往往在無意中,會經由這些因素表現出所謂的言外之意。而聽者也會設法從這些因素來試圖了解對方的心理。
在說話方式的特征中,首推速度最重要。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辯;速度慢的人,則較為木訥。此均為每個人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與氣質而異,不過,在心理學中,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從與平時相異的言談方式中了解對方心理。平日能言善辯的人,有時候忽然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相反地,平時木訥、講話不得要領的人,卻突然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小心,必定發生了什麼問題,應仔細觀察,以防意外。
說話速度特別快的人多性格外向,有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總給人一種陽光般的感覺。
但說話速度太快的人,會給人一種非常緊張、迫切,發生了非常重大的、緊急的事情的感覺,同時也會讓人覺得焦躁、混亂以及些許粗魯。
說話緩慢的人,會給人一種誠實、誠懇,深思熟慮的感覺,但也會顯得猶豫不決、漫不經心,甚至是悲觀消極。
大體而言,當言談速度比平常緩慢時,表示不滿對方,或對對方懷有敵意;相反的,當言談的速度比平常快時,表示自己有短處或缺點,心裏愧疚,言談內容有虛假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