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感應(2 / 3)

就在這時,她看了一眼桌上的觀音菩薩。看到觀音,她便想起了田艾霞,想起了她要去上海一趟,看看霞姐的事情。

想到這些,方靄青便漸漸興奮起來,睡意也跑掉了。她就決定不上床了,幹脆就坐在書桌前想著她和田艾霞的事。她想象自己到了上海後,如何與田姐一起去逛外灘、淮海路,一起去城隍廟吃小吃,可能還要去一趟普陀寺。想著想著,她覺得腦子有點脹,再看看牆上的鍾,才一點多,她就打開了電視。

方老師的電視是對著她那張單人床的。電視打開後,她便從包裏摸出一袋小包的瓜子,麵對電視坐到了床上。

一邊啃著瓜子,方老師悠閑地盯著電視屏幕。

她打開的是教育頻道。圖像一開始呈現的是一片藍天,接著耳邊便響起了一連串快捷的英語配音。方靄青的英語不是很好,很多段落都聽不懂,必須借助畫麵才能搞懂節目的意思,所以她看得特別認真。看著看著,她就看見藍天上麵出現了一個黑點。黑點越來越大,漸漸便看清楚了,那是一架飛機。接著鏡頭拉到了一條飛機跑道上。隻見天空中的飛機降下來,在跑道上飛快地跑著,然後突然一個急轉彎,向跑道旁的一堵高高的牆體衝了過去。飛機撞在高牆上,斷裂成幾節,翅膀也脫落了,掉在地上,又高高彈了起來。不一會兒,電視畫麵就被遮天蓋日的塵埃罩住了。

這是一部外國人拍的科教片,正在講解墜機後可能產生的物理後果。

方靄青不喜歡這樣的片子,她就拿起遙控器,按了按,換成了本市的綜合頻道。電視畫麵切換後,頻道正在播廣告,方老師便去廚房泡茶。

等她端著茶杯走回來時,畫麵上已經燃起一團熊熊烈火。大火中是一堆飛機的殘骸,慘不忍睹。

方靄青的胸口撲撲跳了幾下。她在電視機前站了站,想再換一個頻道,但隨即便被一種莫名其妙的好奇心驅使,盯著電視繼續看了下去。電視上講的是洛杉基的一次空難,墜毀的是一架波音737。

方老師轉過身子,背對電視喝了一口茶。茶水熱熱的,一口咽下去,一直熱到了她的心窩。熱氣也衝到了她的臉上,在她的頭頂蕩漾著。她的腦子活躍起來,她要做一個實驗。

方靄青老師是教數學的,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這個事實使很多不懂科學的人,包括人文知識分子想當然,以為象方老師這樣搞理科的教授、學者等,是不會相信神跡怪象、預感等超自然現象的。其實遠不是這麼回事。有自然科學知識修養的人,當然不會輕信神鬼怪異、凶吉命理,但如果這些現象就發生在自己身邊,而且還跟自己的命運糾纏在一起,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時侯的自然科學知識分子,其中的不少人就會熱衷於觀察這類現象,並且他們還會動用自己的自然科學知識,象搞科學研究那樣來琢磨超自然現象。這真是一件既有趣又可怕的事情。科學知識分子考察超自然現象,如果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否定這些現象的,唯物主義者會鬆一口氣;但趟若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沒有抹掉超自然現象的可信性,反而強化了它們的實在性、真實性,科學就變成了不講科學的有力工具,科學家也會成為兼職或業餘的風水師、命理先生、超級巫師。他們對怪異現象的癡迷,由於有科學方法支撐,很容易達到神魂顛倒、深信不疑的地步。眼下,方靄青老師就正朝這個方向走去。

方老師是這樣考慮這件事的:她即將登機,在此之前,她在四十多個頻道中隨機選擇了兩個頻道,結果,這兩個頻道都在播放飛機失事的節目。不是飛機解體,就是火光衝天,飛機被燒成了金屬疙瘩。這種情況從概率上來說是十分罕見的。不管你信不信,它都跟方老師即將登機這件事神秘地聯係了起來。方靄青現在要做的實驗是,她如果再隨機打開一個頻道,是否又會出現飛機失事的畫麵呢?在四十多個頻道中,如果接連三個頻道都在播掉飛機的事情,並且恰好被馬上要坐飛機的方老師全看到了,這就相當於往地上扔硬幣,連著扔了數十次,每次都是硬幣的同一麵朝向天空。出現了這種結果,方靄青老師就不得不考慮了,這是對她的一種暗示呢,還是純屬偶然?鑒於方老師是自然科學工作者,相信必然、規律勝過偶然、無序,她如果最終得出結論,認為這是冥冥之中的某種神秘力量在啟示自己,也不奇怪。

方靄青的困難在於,她如何才能使最後的這次選擇更具隨意性一些?這樣她才能以肯定的口吻對自己說,她沒有幹預這件事,實驗的結果是完全客觀的。她最終選擇了猴子彈鋼琴的方法——緊閉雙眼,雙手在遙控器的鍵碼上胡亂按它個兩三分鍾,頻道也隨之變來變去的,完全在方老師的腦子裏亂了套,然後迅速關掉電視。過十分鍾之後,再打開電視,看出現的是什麼畫麵。

出現的是一片碧藍的大海。方老師鬆了口氣。

鏡頭在慢慢移動著,移到了海岸邊,畫麵出現了沙灘、棕櫚樹,零零星星的衝浪者。遠處是一團礁石。鏡頭對準它,定格了幾秒鍾,然後迅速朝著它推了過去。

原來它不是礁石,是一堆金屬,高高聳立在海麵上的那個東西,是飛機的尾翼。

一架飛機掉進了海水裏。

血湧到了方靄青的臉上。她站了起來,在房間裏煩燥地度起步來。沒走幾下,她便拎起早已擺放在門口的旅行包,衝出了房間。

來到街上,她攔住了一輛的士。鑽進去之後,卻發起呆來。

司機等了一會兒,問道:小姐,去哪裏?

方靄青猶豫了一下,說:

機場,走環線吧。

方老師的的士是從八號通道進入環線的,這裏離機場至少有二十公裏。司機問完方靄青幾點的飛機之後,便開始提速,以一百四十碼的時速在環線上飛馳著。方老師坐在後排,默默地看著窗外。那些她既熟悉又陌生的高樓、廣場、街道,街上擁擠的行人和車輛,紛紛在她眼前退縮著,旋轉一大圈便消失了。方靄青看著這座城市的絢爛風光,忽然心生感動,她太愛這座城市了,真舍不得離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