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作:我喜歡有“情懷”的作品(3 / 3)

張:這是不是為了保持自己對寫作有信心的一種方法?

恰恰是反的,就像我寫書一樣。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寫得很差,這個時候我會去看書,一看書我就會很有信心,因為我覺得他們寫得更差,然後我便繼續來寫。就像我家裏有很多電影,如果我以後拍電影,覺得自己拍得太差的話就會看那些電影,這是保持信心的一種方法。一往直前,按照自己的方向走。

張:長時間不寫作,再重新開始寫的時候會發現流失了很多讀者,你後悔過嗎?

一次比賽後,有一個記者采訪我,那時我腳受傷了,我從杆位發車,拿了第一。他問我,你對賽車有沒有後悔。因為沒有上過大學,你理科不好,對汽車機械或者結構肯定沒有理科學生理解的深。我說我比他們強很多。其實我在汽車方麵的知識,早已相當於清華大學汽車專業的博士了,而且他們還開得比我差。最關鍵的,是我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要比在大學裏多很多。我有一些朋友也在念大學,包括我女朋友,我就是看到她從大一到大四過來的,她學金融,可都學了些什嗎?我完全沒有任何後悔,我覺得自己的心中隻有信心。

總有一天我的書會不暢銷

張:你說自己並不愛寫作,那為什麼一直在寫?

賽車後覺得寫東西也挺有意思,況且寫的也不錯。

張:現在,寫作對你意味著什嗎?僅僅是因為錢的關係嗎?

是個開心的事情,因為現在可以寫的很隨心所欲。

錢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寫,都是這個價錢。很多人質疑這問題,但是,我是一個暢銷書作者,難道不要錢全給出版社才證明人格高尚?我認為,中國人口這麼多,寫一本全國最暢銷書的版稅隻能以百萬計,而且還有一堆人說怎麼那麼多啊,實在是非常可悲的事。那隻能證明我們的圖書市場很差,盜版很猖獗。

張:如何看待文學創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

可以沒市場,但有市場總是更好。什麼事都做得沒市場了,自己都沒辦法活下去了,你覺得那是純文學嗎?到那個時候,也許有人說,我給你一萬,你寫個文章給我做個廣告,我懷疑很多堅持所謂不要市場隻要純文學的人都會幹了。經濟保障也是骨氣由來的一部分。我不靠人賞我飯吃,就愛誰誰了。

張:你一直是暢銷書專業戶,這對你是好事還是壞事?市場會影響你的寫作嗎?

當然是好事,雖然也總會有一天不暢銷的。因為現在不管我如何寫,都那麼暢銷,版稅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我能更加隨心所欲考慮我自己想寫的東西,不用考慮迎合市場。我靠自己文筆和想法暢銷,而不是靠取悅市場,看最近流行什麼就寫個什麼。你以為口口聲聲罵暢銷書如何如何的“純文學”作者,他們的東西不想暢銷嗎?上天如給他們一個可以暢銷的機會,他們爬著走都願意。但很多時候是這樣,你越想暢銷,越往這上麵靠,就越不能。一本書,不暢銷,有可能好,有可能差。一本書,暢銷,必然不會差。你當讀者們全是傻子嗎。

沒有文學批評,隻有文學廣告

張:你怎麼看待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

沒係統看過。但肯定不是真誠的。因為王蒙的東西寫的並不好,但沒看見有任何人敢批評他。文學搞的那麼官場,勢必影響質量。

張:你的作品出版以後,有過對此認真的文學批評嗎?

很少。因為我從不讓出版社花錢組織文學評論,我也不需要這些忽悠人的東西來忽悠讀者。現在的讀者也不是一看就知道收了錢的評論所能被忽悠的。這年頭哪有文學批評啊,全是文學廣告。要不就是看你不順眼了,書都不看就罵你。

張:你認為批評和文學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至少兩夥人之間應該互不認識,也不應該有職業的評論批評者。這算什麼職業啊,完全是混飯吃的。吃飽撐的兼職幹幹還行。

張:有人認為你們是被消費、物質、欲望主宰的一代作家,寫作元素就是“愛、性、時尚漂泊、在路上”,你怎麼看這樣的寫作風格和程式化?

別人的東西我沒看過,我隻知道自己的小說裏沒有上過床。男女主人公連吻都沒有過。

我的寫作裏暫不需要這些。當然,上上床也沒什麼不可,王蒙餘華賈平凹莫言上個床,在野外搞一下就是文學,咱就不能搞一下?每個作者都非常獨特,用一代來形容作者明顯是愚蠢的。

張:這一代人的文學意義、文學價值在什麼地方?

我不知道,沒想過,我也沒讀過別人的,這些不關我的事情。

張:你說“網絡時代,每個寫博的人都算進入了文壇”,這是否意味著這些博客上的文章都是文學呢?如果這些都是文學作品,它們的價值如何評判?

他們的東西就是文學。除了說明書和新華社通稿,別的大致都能稱為文學。憑什麼有些人要負責評判這個是文學而那個不是?索性,大家都是文學好了。

張:你認可目前社會上對你的定位,如“八零後作家”嗎,為什麼?

這些是他們的事。中國很喜歡給東西貼標簽的。包括現在,還有人叫我少年作家或者少年文學作家。開始聽著很不爽,後來想想還有鄭淵潔這樣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在,心裏就平衡了。這些是無法改變的,笑笑就過去了。

《南方周末》記者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