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的歌未必唱得那麼好,而是他們利用你的人氣賣唱片。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有人在那裏自作聰明,說:哎呀,你被人利用了。人生就是一場利用與被利用,你能保證自己便沒被人利用嗎?就算被人利用了,我在這個過程中很開心,那也是花錢買不來的。我想得更多的是,做這個事,該怎麼做,該如何把它做得更好玩,我沒有想到人際關係:我得和這個人搞好關係,借著這個人壓那個人,之後我和這個人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呀。中國人很喜歡搞這種把戲。
我去賽車的時候也不是說要抓住一個新興行業,我入行的時候中國也沒有F1。而且很多人覺得你參加賽車就是炒作,唱歌也是炒作,我完全不知道能炒作什麼。他們說中國現在賽車很流行很牛啊,但是你問去年的年度冠軍是誰,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說明這件事情根本沒人關注。有一年全景賽,觀眾就隻有四個。你說拿這種東西炒作,我還不如去上麵蹦蹦跳跳呢。
有些事別人不理解,我現在倒習慣了。因為無論做什麼事,人家都會說你在炒作。比如有些人突然不做原來的工作,轉行去做另外的事情了,其實我很欣賞這種人。但是國內很多人覺得,你一定是江郎才盡了什麼的。如果你做了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比如拍電影啊,他們就會說,這孫子炒作呢。所以我覺得很沒意思,還是讓人家去說人家的,我來做好我自己認為有意思的事。
張:你認識五線譜嗎?你的專輯是什麼風格?
完全不知道。雖然我對音樂不能說不了解,但我確實不知道這音樂是什麼風格。唱片公司給我二三十首歌,我聽了覺得哪首不錯就選。他們給我的都是哼的曲子,我在那裏聽,覺得好再去填詞。
我不認識五線譜,但我覺得五線譜不重要。就好比賽車我能拿全國冠軍,但是並不知道發動引擎是怎麼工作的。現在有好多不學譜的甚至不靠譜的在那兒唱,所以大家對唱歌的要求也就是不要唱得太寒磣,沒以前要求高了。
張:作家、車手、歌手這三個身份,你更認同哪個身份呢?
我覺得還是車手。我得想哪個更好聽一點,嗬嗬。作家像罵人的,歌手像一傻逼,就像是混飯吃的那種,車手要好聽一點。對我來說,不存在哪個熱愛哪個不愛,不愛的我都不會去做。但是他們要求我給自己定位。
我覺得這首先便有問題。既然要我挑,我就挑最好聽的那個,那便是車手,如有一天我覺得車手也不好聽了,哪一天車手都臭大街了,我可能就不會說我是個車手。導演早就臭了。
《南方周末》記者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