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品質2(2 / 3)

其實生活中一些人,他們對某種不合理現象,不是無所知、無所感,也不是不懂阻止的途徑,但就是閉口緘默、無動於衷,持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看似超脫,實則是責任感淡漠。隻有擁有深沉的責任心,你才能有足夠的勇氣,毫無牽掛地堅持自己獨立的思想。

毫無疑問,不管做人的方式有多少、處世的訣竅有多少,我們可以“人情練達”,可以“世事洞明”,卻不可以凡事曖昧,一味磨滅自己的銳氣,抑製自己的主張。我們也需要主見,需要原則,需要為捍衛原則而據理力爭。這其實是做人的必備品質。

誠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首先在於確認觀點正確無疑,而不是強詞奪理,自作聰明。將錯誤的意見強加於人,則是剛愎自用,自然不足稱道。然而當我們有了正確的見解時,則不要瞻前顧後,如履薄冰,吞吞吐吐,更不應刻意隱匿,尤其在是非昭然的事情上,不能因個人的利益得失問題,讓自己正確的觀點爛掉,而要主動展示,大膽提出。是真理,就不怕考驗;是正當的意見,就不怕別人的否定和排斥。事實終究會證明你的行為是有積極意義的。

在大是大非麵前能否堅持自己的觀點,是衡量一個人品質高下的標準之一。當然,這不是為了鶴立雞群,也不是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而是為了堅持真理,堅持你人生的航標,隻有這樣,一旦你的主張被那些反對者認可,你就會讓生命之航行得更遠,更順利。

28

一個人有骨氣就等於有了一筆財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亨利家是城裏的唯一沒有汽車的人家。他父親是個職員,整天在證券交易所的辦公室裏工作,假如他父親不把一半工資用在醫藥費以及給貧窮的親戚身上,那麼他們的日子將會非常殷實。但事實上,他們很拮據。

亨利的母親常安慰家裏人說:“一個人有骨氣,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在生活中懷著一線希望,就等於有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幾星期後,一輛嶄新的別克牌汽車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貨商店櫥窗裏展出了。這輛車已定在當夜以抽彩的方式饋贈給得獎者。不管亨利有時多麼地渴望,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幸運女神會這麼厚待他們這個在城裏唯一沒有汽車的人家。當擴音器裏大叫著他父親的名字,明白無誤地表示這輛汽車已屬於他們家所有時,他簡直不相信這是事實。

亨利的父親開著車緩緩駛過擁擠的人群。他幾次想跳上車去,同父親一起享受這幸福的時刻卻都被父親趕開了。最後一次,父親甚至向他咆哮:“滾開,別呆在這兒,讓我清靜清靜!”

亨利無法理解父親的感情。當他回家後委屈地向母親訴說的時候,母親卻似乎非常理解父親,她安慰小亨利說:“不要煩惱,你父親正在思考一個道德問題,我們要等待他找到適當的答案。”

“難道我們中彩得到的汽車是不道德的嗎?”亨利迷惑不解地問。

“汽車根本不屬於我們,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母親回答他。

亨利歇斯底裏地大叫:“哪有這樣的事?汽車中彩明明是擴音器裏宣布的。”“過來,孩子。”母親溫柔地說。桌上的台燈下放著兩張彩票存根,上麵的號碼是348和349,中彩號碼是348。“你看到兩張彩票有什麼不同嗎?”母親問。

亨利看了好幾遍,終於看到彩票的一角上有用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

“這K字代表凱特立克。”母親說。

“吉米·凱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亨利有些不解。

“對。”母親把事情一五一十跟小亨利講了。

當初,亨利的父親對吉米說,他買彩券的時候可以代吉米買一張,吉米咕噥說:“為什麼不可以呢?”老板說完就去幹自己的事了,過後可能再也沒有想到過這事。348那張是替凱特立克買的。現在可以看得出來,那K字用大拇指輕輕擦過,還能看得見淡淡的鉛筆印。

對亨利來說,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吉米·凱特立克是一個百萬富翁,已擁有十幾輛汽車,他不會計較這輛彩車。

“汽車應該歸我爸爸!”他激動地說。

“你爸爸知道該怎麼做的。”母親平靜地回答。

不久,亨利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又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顯然電話是打給凱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凱特立克的兩個司機就來到亨利家,把別克牌汽車開走了,他們送給亨利的父親一盒雪茄。

直到亨利成年之後,他才有了一輛汽車。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母親的那句“一個人有骨氣,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義,回顧以往的歲月,他現在才明白,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他們家最富有的時刻。

當一個窮人麵對一份擺在眼前但卻不屬於自己的財富無動於衷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是有骨氣的。他不把手伸向這份財富,並不是說他舍掉了這份財富,而是說他用物質財富換取了更珍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骨氣。

29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徐悲鴻有一句響亮而飽含哲理的話:“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所謂傲氣,一則驕傲自大,二則盛氣淩人。驕傲自大是自我估價問題。或自己確實高人一等,優人一籌,先人一步;或自己並無過人之處,隻是虛妄之見,抑或一時錯覺。不管哪類情形,都是對自己作了較高的衡量和認評。這樣難免會炫耀於人。更要命的是,這一旦形成心理定勢、行為定勢之後,便會習慣於俯視他人了。

盛氣淩人是態度問題。之所以有這種態度,是自我感覺有了資本,自滿自足,盈氣於內,形之於表,大有舍我其誰的味道。說這是態度問題,其實也不單純是,其中還有著微妙的心理:即在氣勢上壓倒別人,取得心理的優勢,並逼人就範,令人臣服。

傲氣雖然有時隻是鬧鬧脾氣,或習慣不好。但其負麵效應卻不可小視。

其一,傲氣損害了自身形象。那模樣、那姿態,乖張恣肆,惹人生厭,令人生氣,讓人不由想起“整壇醋不晃,半壇醋晃蕩”的話來。不要說讓人服氣、欣賞、褒讚,單是這個態度,便不由得激起別人的悖逆情緒,想掂量掂量你到底有多少斤兩,過後自是嗤之以鼻,一陣嘲笑。

其二,傲氣導致裹足不前,不思進取。傲氣原是對自己估價過好、定位過高所致。這就會導致自以為是,不求上進。再加上一有傲氣,工夫都用在表現自我、設計態度上了,哪還有心思再接再厲?如此這般,當初到底如何姑且不說,單說此後,那些默默無聞、埋頭苦幹、不懈努力者,自會創佳績,寫輝煌,超過你。到了那時,傲氣恐怕要變為泄氣了。

其實,傲氣的實質是一種稚氣。讓我們照一照鏡子,審視一下自己,看看我們沒有什麼好傲氣的。千萬別讓傲氣妨礙了我們,束縛了我們的手腳。

徐悲鴻之所以把傲氣與傲骨對比,自有他的緣故。但至少說明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大致想來,當有三點:一是同有一個“傲”字。傲者,自許而不仰慕於人之謂也。傲氣也好,傲骨也好,雖然“傲”的具體內涵有別,但都少不了這層意味。二是“氣”與“骨”係相對的兩種現象。“氣”雖有勢而實空,“骨”雖內涵不見其蹤但深藏厚重。三是“傲氣”與“傲骨”同為做人態度,“傲氣”使人孤芳自賞,唯我獨尊;“傲骨”教人自尊自強,正氣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