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奮鬥2(1 / 3)

70

養成創造性的工作習慣

“要有更好的工作地方,設備更加齊全的地方……”這是人們常見的借口。但是,居裏夫婦竟在荒廢的老屋中發現了“鐳”;普雷謝在更狹窄、更破舊的木屋裏,製造了近代的天文望遠鏡;羅奇丹斯基在維也納的倉庫內創立了病理解剖學;愛因斯坦在廚房裏構想相對論……

完善個人品性,應當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修身養性之道。沒有這種習慣,任何人絕不可能成就大事。其中,創造的習慣尤為重要,它能讓你超越平凡。

紐約首屈一指的毛紡織品批發商傑姆斯,有一年雇傭了一個少年雜役,名字叫喬瑟夫。喬瑟夫每天早晨6點鍾要到達弗蘭克林街的辦公室,在7點30分辦事員們到來之前,把全部辦公室打掃整理好。白天一整天,還得為一位患腸胃病的董事,不斷地來回送熱水。

周薪升到5美元的時候,喬瑟夫斷然申請到外麵去推銷毛紡織品。盡管他既年輕,又身體弱小,然而竟得到準許,成為了一名推銷員。不久,他便能取得訂貨單了。

1888年,大風雪襲擊了全紐約,就在這場大災難之後不久,一般推銷員都在將近中午時分才趕到弗蘭克林街的辦公室,爭先恐後地集攏到火爐旁,盡興地聊著天。

那天下午相當晚了,大門被打開,一股寒冷刺骨的北風直衝進來,同時,幾乎凍僵了的喬瑟夫,像醉漢似的搖晃著蹣跚地走了進來。

“這是董事先生來上班了。”老資格的推銷員諷刺地說。“不過,我把今天應做的工作全做完了。”喬瑟夫回答道,“像這樣的大雪,我會更加奮發。因為在這樣的天氣裏,不會有競爭的對手,所以我給客人們看了更多的樣本。我今天得到了43件訂貸。”

喬瑟夫立刻被提升為正式的推銷員,薪水也加倍了。他後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動產商人。他是一個辦事的天才,從來就不曾有過製造借口或辯解的念頭。他知道,“今天不成”和“永遠不成”兩者意思相同。

工作場所的簡陋並不能削弱成大事者的工作熱情,工作熱情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人本身。“周圍的人真可惡,叫我無法工作。”這也是怠惰者常找的借口。康納的《賀爾摩斯》中的幾篇,是在嘈雜喊叫的屋子的角落裏寫成的。喬勒瑞·山特在朋友的包圍中,一邊應酬著,一邊揮舞著鋼筆。寫作本來是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但他並不因有人在旁而心亂神昏,把工作耽擱下來。

由此可見,那些被世界稱譽為偉人的人物,之所以比普通人優秀,不外乎他們具有創造性的工作習慣。不論他們是否受惠於天賦的才能,總之他們做了天才的工作,收獲了天才的果實。他們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特點的獨特的工作習慣,那就是:

(1)他們在工作之際,不僅考慮眼前的事情,而且有計劃長遠目標的習慣。他們向著預定的目標前進,而那目標會使他們煥發出不屈服於任何困難和障礙,勇往直前的力量。

(2)他們有毅然執行計劃的習慣。他們驅除分神亂心的誘惑,有為著將來而暫時隱忍的勇氣。

(3)他們對無益於工作的事情,有說“不”的習慣。他們努力直趨正道,不入歧途。

(4)他們有閱讀對工作有幫助的書籍和報刊的習慣。他們不斷地吸收新觀念和新知識。

(5)他們有將不愉快的工作盡早盡快地處理完的習慣。他們不會因拘泥於過去,而遲緩了現在的活動。

(6)他們有自動工作、不怠慢工作的習慣。

(7)他們對細小的事情都有快刀斬亂麻,迅速加以解決的習慣,並能不厭其煩仔細周到地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

(8)他們有強而有力並且迅速開展工作的習慣,而不會讓腳下的雜草蔓延。

(9)他們有以優秀技工的精神來勞作的習慣。對工作並不太重視“量”,而更加注重“質”。絕不粗製濫造,爭取每一項工作都能取得滿意的成果。

(10)他們有利用閑暇,同一時刻做兩項工作的習慣,即使很短暫的時間也不虛擲,充分地加以利用,最忌無所事事地浪費時間。

(11)他們有和別人協作的習慣,善於訓練他人,使其成為自己的耳目、手足和腦子。

(12)他們有製定超過金錢價值的目標,並為之工作的習慣。完美的工作對於他們是比金錢更佳的報酬。

(13)他們有給予自己更多工作的習慣。他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迅速地加快工作速度,以便能擔當更多的工作,以拓寬其前進的道路。

(14)他們有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絕不尋找不工作的借口或為自己辯解的習慣。與其為自己的運氣欠佳而不平,不如鞭策自己奮發。

成功者與這些良好的習慣為友,完成了工作,並且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十分快樂地享受著人生。所以他們憎恨借口,從不怨天尤人。

那些被世界稱譽的偉大人物之所以比普通人優秀,無外乎他們具有創造性的工作習慣。沒有這種創造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71

冒險精神必不可少

一般人都會這樣認為,嚐試的前提是“冒險”。美國人推祟“冒險”精神,認為做事情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們主張在穩重決策的同時,還必須有一點兒“冒險”精神。

無疑,冒險能激發創新、拚搏精神,大大鼓舞人們的士氣,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國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玫琳凱的奮鬥故事中得到一些經驗和啟發。

玫琳凱說:“製造冒險氣氛要從公司的最高領導做起。假如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沒有冒險精神,那麼你很可能在該公司裏看不到冒險精神。這是一種自上而下潛移默化的特點。總經理要是放手讓其他經理人員去冒險,後者同樣會放手讓自己手下的人員去冒險。這樣,每一個經理在自己的範圍內都是決策人。如果兩名經理意見不一,上級經理則支持有能力作出決定的那位經理。當然,也有這樣的時候:一位經理做出的決定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在鼓勵經理們冒險的公司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在玫琳凱妝品公司,流行著一句最適用於公司經理們的格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放手讓人們去冒險,並允許他們在冒險時犯錯誤,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條促使他們進步並富有創新精神的最好途徑。

“我首次舉辦玫琳凱化妝品展銷時砸了鍋,我當時急於想證明可以在三五成群的女子中銷售我們的護膚品,我希望自己舉辦的展銷會大獲成功。但是那天晚上我總共隻賣了一元五角錢。離開展銷地點後,我驅車拐過一個角落,伏在方向盤上哭了起來。‘那些人究意怎麼了?’我問自己。‘她們為什麼不買這種奇妙的護膚品?’一陣恐懼掠過我的腦際。我之所以憂心忡忡,是因為我把畢生的積蓄全部投入了公司。我對著鏡子問自己,‘玫琳凱,你究竟錯在哪裏?’這一問卻使我恍然大悟——我竟然從來沒想過請人訂貨。我忘記了向外發定貨單,而隻是指望那些女人會主動來買東西!你可以判定,我在第二次舉行化妝品展銷時沒有重犯這種錯誤。

“是的,我失敗了,而且幾度憂心忡忡,但是分析了前因後果之後,我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我數千次向玫琳凱公司的人講述這段往事。我要他們知道,我首次舉行化妝品展銷時砸了鍋,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罷休。我們這次失敗是後來的成功之母。我確信生活就是一係列的嚐試和失敗,我們隻是偶爾獲得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嚐試,不斷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