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新聞有建設性嗎(1 / 1)

我們的新聞有建設性嗎

前沿報告:【學習習近平“8·19”講話】

作者:花宇

在麵對一些問題時,要多用一點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發展觀,有建設性地去報道。“諱疾忌醫”和“一棍子打死”,都對社會無益。

當下的民間輿論中,記者的形象是極端的:一種是“官方的記者”,被認為缺乏中立,一味為官方機構說話,內容空洞、文風呆板;另一種是“民間的記者”,為老百姓撐腰,手持輿論監督利劍,似乎隻有搞批評報道才是好記者,也不管說得客觀不客觀。換一個角度,這折射出了不同的媒體或記者,在麵對事實陰暗麵時的兩種態度。前者,對陰暗麵熟視無睹,缺乏問題意識;而後者,是一種“憤青”意識的體現,非黑即白。因為不少新聞走了極端,才使群眾對記者的印象呈現兩極分化。在麵對一些問題時,要多用一點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曆史觀,有建設性地去報道。“諱疾忌醫”和“一棍子打死”,都對社會無益。

認知事實要全麵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記者見多識廣,認識事物應該比較全麵。恰恰相反,筆者接觸的不少同行,反而選擇性地記憶,看待事物並不客觀中立。日積月累,心理暗示不斷加強,就愈發極端。

例如在不少記者的筆下,強製拆遷、強製引產、吹牛喝酒,都是加在鄉鎮幹部身上的標簽。有的記者采訪鄉鎮幹部,缺乏起碼的尊重,對他們所說的很多難處並不理解,對他們一些其實很在理的解釋一筆帶過,甚至不會實事求是地寫到文中。不少記者放大某些細節,放大個人的醜惡,圖攻訐的一時之快,缺乏對事件的反思。而事實上,鄉鎮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也有很多無奈之處,一些“惡”也並非個人之“惡”。先入為主的偏見對他們來說,不公平。

而反過來,一些記者對某些農民的言論卻犯下“幼稚病”,不加求證地相信。筆者在多次輿論監督報道中,曾發現一些農民撒過謊,而且是有意撒謊。麵對這些真真假假的言論時,記者不要因為說話者的身份,預設結論,錯誤判斷。

這種認識上的偏差乃至盲目,是對新聞事實的一種粗暴對待。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已經被各種二手信息包圍的當代新聞工作者來說,依舊發人深省。

對待問題多一分理解

以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觀點來看,一些問題的出現有其必然性,要解決也非一日之功。簡單地拿發達國家作橫向比較,或者靜止地“刻舟求劍”,隻會讓改革的輿論支持少一點,改革的成本高一點,對解決問題本身無益。

例如在農業報道中,一些稿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歸結於農民的道德品質低下,歸結於監管部門的失職,有“徹底失望”的意味。但放眼全球,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達國家尚不能避免,更不用說發展中國家了。從曆史維度看,日本在上世紀中期,也屢屢發生“毒奶粉”、“地溝油”事件。要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監管體係的磨合、經營主體的整合。媒體在報道時,不要總是以聳人聽聞的標題炒作話題,甚至起各種外號,擴大打擊麵,傷害無辜守法業者。一個市場越是缺乏信任,對其發展越是不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記者要去“和稀泥”,而是對一些發展過程中無可避免的錯誤,多一分擔待,帶著理解多一分對社會輿論的引導,而不是“火上澆油”。

建議比意見更好

記者看似隻報道新聞事件,但無法擺脫對新聞事件的影響,因為輿論的反應是一種強烈的反作用力。記者要為社會提供“正能量”,不是一味吹捧、塗抹粉飾、回避問題;也不是一頓棒打、挖苦嘲弄、對真正的矛盾無法把握。麵對事實的陰暗麵,記者要發揮自身的建設性,讓多種觀點碰撞,增加文章的厚度,為矛盾的解決提供啟發。2013年6月28日,農村大眾報刊發了輿論監督稿件《二十多天,省裏“紅頭文件”沒走到縣城》,報道了禹城市工商局未能及時按新政策依法行政的事。此後,記者沒有淺嚐輒止,而是又采訪了5個縣市工商局,將麵上的問題暴露了出來,並揭示了“病灶”所在,寫了《紅頭文件“遲到”現象挺普遍》一文,提出了解決路徑。

對記者來說,報道事件就已經完成了任務;但更好的記者不要停留在為批評而批評,而是要為社會進步而批評。“以人為本”做新聞,最後還是要落實到每一個人的福祉上。如今社會上有一些戾氣,很多人覺得食品安全、腐敗、汙染等問題已經到了無法根治的地步。筆者認為,媒體在其中發揮了一些負麵的作用,至少發揮的正麵作用還遠遠不夠。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社會對媒體已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為農村大眾報特派記者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