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日本發生核泄漏事件之後,內容為“核輻射泄漏將導致海水汙染,能夠食用的海鹽資源將會十分緊缺”和“食用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的信息在網絡上盛傳,引起網友大規模討論,接著從江浙一帶開始,公眾掀起了一股盲目搶購食鹽的風潮,並逐漸波及中國中部地區和西部內陸省份。③眾所周知,核輻射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巨大影響,給人的生命帶來威脅,甚至影響幾代人的健康。基於這一現實,核輻射在公眾心理上會形成巨大的陰影,公眾對核輻射抱有很強的恐懼和防備心理。而此時,“食用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這條真實性欠缺的危機信息經網絡快速傳播後,公眾在恐慌的氛圍下無所適從,失去理性。在無法對信息進行一定的辨別和判斷的情況下,公眾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采取了不理性的跟風搶鹽行為,而當這種非理性的搶鹽行為擴展到全國範圍,就衍生了另一場危機,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媒體在對危機事件進行信息傳播時,應對信息源進行核實,對事實進行認真的鑒別,為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危機信息。即使是對其他媒體的報道進行轉載也應當進行考察,避免虛假新聞借新媒體的迅捷傳播優勢廣泛傳播,造成公眾恐慌。此外,在進行危機事件信息傳播時,應尊重專業人員的意見,可以邀請專家解疑釋惑,提高信息傳播的權威性,增強危機處理的有效性。
心理救助報道不能有效地跟進,導致長期的無形創傷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給很多人留下了無法愈合的心理創傷。一位經曆了地震的老婦人,像魯迅小說《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訴說那段淒慘的回憶。還有一位女子,地震時沒穿衣服逃出家,丈夫跑回去幫她取衣服,這時餘震發生了,丈夫沒能活著出來。這位女子從此精神失常了,逢人便念叨:“我咋不知道還有餘震呢?”幾年後,人們在陡河水庫發現了她的屍體。④這些都說明危機事件後的心理援助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心理援助的時間之長超出人們的想象。但是,現實情況是,新媒體在危機事件後期關於心理修複的相關報道並不能有效地跟進。
新媒體在心理救援方麵應擔當怎樣的角色?新媒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和人道主義精神,做好心理救援和心理幹預工作,減少危機受害者的痛苦,幫助他們克服創傷後的心理障礙,重塑生活的信心。
具體來講,首先,應注重心理救援方麵的科學宣傳,介紹心理調節的相關知識,普及自我調適的技巧,讓他們直麵恐懼。其次,人們對生活的信心要通過一些典型性的新聞事件、新聞人物來塑造,通過榜樣的帶動作用,激發人們的勇氣。再次,在報道中加強對心理救助質量和心理救援的持續性的監督也非常重要,報道要加強深入性、連續性。最後,新聞中對領導者深入一線、救助成功等好消息的報道,會讓人們凝聚力量,重新麵對生活。
結語
以上從危機事件三個階段即危機前期、危機中期和危機後期著手,著重探討了新媒體在危機事件信息傳播中的失誤之處,並提出了應對之道。新媒體要對危機事件進行科學、客觀、嚴謹的信息傳遞,積極引導輿論,事前預警,事後做好心理救援。當然,公眾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理性的基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公民意識,讓各種不實信息沒有市場。
【本文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編號:B)成果】
注釋:
①謝曉非鄭蕊:《風險溝通與公眾理性》[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第4期
②鍾新:《危機傳播:信息流及噪音分析》[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③王強春:《日本福島核危機對中國公眾的影響及媒介幹預》[J],《北方傳媒研究》,2011年第4期
④呂冰:《聚焦災後心理救援陣痛的心如何撫平》,人民網,2008年6月7日
(丁豔豔:華北科技學院新聞係講師;魏婷:華北科技學院校報編輯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