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中傳統電視的發展策略
有關媒介融合環境下的電視發展已有諸多論述,這裏就不再贅述。視聽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在發展的進程中也有自身的弱點,比如雖然技術先進,但內容缺乏;理念先進,但應用不足。傳統電視與視聽新媒體的互動融合使兩種基於不同平台的媒介能夠形成協同效應,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擴大彼此的影響力,真正實現雙贏。這對於電視而言,也是其在新的媒介環境之下必須做出的改變,以適應新的傳播格局。
首先,視聽新媒體為傳統的電視節目提供了多元化的傳播渠道。電視台有相對成熟和完善的節目采集、製作機製,有強大的節目製作團隊,有豐富多樣的原創節目資源,能夠為各種播出平台提供強大的內容支持。但是專門為視聽新媒體量身定做的電視節目很少,多是傳統電視節目的直播或轉播,而並非是適應新媒體平台進行內容創新和改造。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內容仍然是牽製新媒體發展的主要因素,傳統電視就要把握機會找準位置。
其次,用戶與媒體的互動為傳統電視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技術上,國內有諸多的電視機生產廠家完成了全高清多屏互動3D電視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其產品均可和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實現無線多屏終端智能隔空互聯,係統采用的是在手機、電腦上被廣泛應用的Android係統,也有的是自己開發的操作係統,有的甚至采用了自主係統和Windows係統雙軌並行的方式。該係統的配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機的同時擁有了一個免費的軟件資源庫,使傳統的電視機功能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擴展,為新的電視節目形式提供了新的空間。同時,從傳統的電視節目互動形式上來說,用戶的互聯、互動真正把媒體與受眾聯係了起來,為實現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奠定基礎,NGB需要新型的電視節目,傳統電視也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最後,視聽新媒體環境下需要新型的傳媒人才。對人才的培養和對優秀人才的占有是電視媒體發展的推動力。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奎恩教授曾對媒介融合下的記者能力做過如下描述:對於一個傳媒集團來講,最理想的是擁有三個層次的記者。第一個層次是能夠用手機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第二個層次是一個記者能夠在一天內為網站寫稿,又能提供視頻和博客新聞,還能為報紙寫稿子;第三個層次是既能為報紙寫深度報道,又能為電台、電視台做紀實片。②由此可見,今天的記者不同以往,可謂全能記者。不僅如此,視聽新媒體語境下的傳媒人才不但要會做節目,還要懂技術,要知道針對不同的媒介使用不同的手段,針對不同的受眾采取不同的節目形式。今後須強化記者對跨媒介技能的應用,提升其綜合素質。
注釋:
①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3年7月4日
②王麗萍:《媒介融合:傳媒與受眾全新對話平台》,《中國傳媒科技》,2009年第8期
(作者單位:南京市三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