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電視新聞40餘年的發展與思考
傳媒史話
作者:吳麗
在我國,新聞事業兼具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作為宣傳思想的集中體現,電視新聞的變遷折射出傳播體製、傳播觀念、社會文化思潮的嬗變,成為電視改革的縮影。探討新時期雲南電視新聞的發展這一重大課題,需要先對其發展脈絡進行梳理。
發展曆史
(一)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電視新聞從無到有,以轉播為主
1961年末,電視進入雲南。1969年,籌建中的昆明台開始向覆蓋半徑僅5公裏的觀眾,播出了內容包括新聞圖片、北京傳來的電視新聞的節目。
20世紀70年代中國電視業形成中央台、省級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1978年央視《新聞聯播》開播,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第一次改革的標誌。
1979年,雲南正式打出“雲南電視台”台標,逐步開辦起新聞節目。一些籌建中的州市台則以諸如電視新聞製作中心、電視轉播台、電視攝製組、編輯部等身份承擔宣傳工作。這一時期以轉播中央台或雲南台的新聞為主,間或自辦當地時政新聞或主題性報道。
(二)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時政新聞遍地開花,《街頭巷尾》關注社會民生
在“四級辦電視”的方針下,中國電視台群體蔚為壯觀。雲南各州市台大多成立於這一時期,雲南電視業格局逐步成型、宣傳工作步入正軌。
計劃經濟體製下的電視業,以政府直接行政管理和單純依靠財政撥款為主要管理和發展模式。媒介的喉舌功能較為突出。在受眾信息來源單一、電視業缺乏競爭處於壟斷地位的情況下,時政新聞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信息需求,樹立了較高的權威性。
但時政新聞並不是這一時期電視新聞的唯一樣式。1987年昆明台《街頭巷尾》橫空出世,其平民化的風格與時政新聞形成鮮明對比。它是中國電視界最早出現的行使輿論監督、關注社會民生的新聞品牌節目之一,並因此成為眾多高校新聞教學的案例。
(三)20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焦點”報道出現,社會新聞浮出水麵,民族語新聞一枝獨秀
黨的十四大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推動了電視業體製的實質性改革。央視《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的開播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第二次改革的標誌,各級電視台出現調查(深度)新聞群。
囿於政策、資源等因素,雲南以“焦點”為代表的深度報道雖多,但往往名不副實,多遭夭折。與數年後地方台掀起全國民生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雲南社會新聞的興起(以《街頭巷尾》為先行者)發端於州市台。這是媒介市場觀念萌芽的產物,為新聞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會、經濟和服務性新聞進入時政新聞的傳播範疇。雲南台和昆明台現場直播能力較強。新聞信息量、時效性和貼近性增強。
雲南少數民族語新聞的發展長期以來處於邊緣地位,但西雙版納台的民族語新聞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何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雲南業界還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21世紀初至今:民生新聞風生水起,特色品牌欄目湧現
2000年,中國電視貫徹“州市級少辦、精辦電視台,縣級不辦電視台”的方針。競爭加劇促使媒介的產業屬性日益受到關注,“受眾本位”的傳播理念普遍受到重視。
2003年,在“三貼近”的語境下,全國出現以《南京零距離》為代表的民生新聞群,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第三次改革的標誌。江蘇衛視《1860新聞眼》在全國首倡公共新聞。
雲南各級電視台的新聞信息量、時效性和服務性明顯增強,媒介集信息傳播、輿論監督和服務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其中雲南台《都市條形碼》、昆明台《街頭巷尾》、楚雄台《晚間新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版納台《新聞趕擺場》地方特色濃鬱;利用靠近東盟的排他性優勢,《雲南新聞》開設《東盟瞭望》板塊;手語新聞、英語新聞和版納台、紅河台、迪慶台、德宏台等開辟的多檔民族語新聞節目,使新聞傳播更富於服務性與實效性;雲南台方言脫口秀節目《大口馬牙》和昆明台方言節目《我挨你說》的方言新聞板塊,成為全省新聞娛樂化、故事化的標杆性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