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聞職業素養教育的定位及實現路徑(2 / 2)

2.尋求價值教育與新聞職業素養教育的對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即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人才培養上的主導地位和核心作用。事實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所弘揚的恰恰就是道德、信念、理想等精神的感召力和整合力。對於高等教育來說,這種價值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成為有智能有德性、具有批判力和社會承擔的知識人。職業素養教育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構建這一體係的重要形式,兩者在內涵上具有統一性,而且在實踐中互為表裏。因此,在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高校應將價值教育與新聞職業素養的對接作為提升價值教育的切入口,建立以價值教育為核心理念,以職業素養教育為載體和依托的專業教學體係,不斷拓展職業素養教育的內涵與外延,使價值教育在學生的專業學習中有具體的存在感,加深和強化價值教育的引領作用。

3.構建貫穿職業素養的新聞專業教學體係。當下的新聞學教學體係中,專業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隔裂的現象仍非常明顯,新聞職業素養教育的功能和身份模糊,定位不清,無法獲得應有的重視。樹立對新聞職業素養教育的正確態度和觀念,將價值教育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將一般教學與職業素養教育統一化,打破原先階段性、單點式的教學設置,構建貫穿新聞職業素養的專業教學體係,使新聞職業素養教育的結構完整、線條清晰。

4.加強對新聞專業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新聞專業的教師是傳播和傳授新聞職業素養的主體之一,他們自身對職業素養的認知程度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對於新聞專業來說,理論知識的轉化和知識的遷移都與職業理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目前大多數從事新聞專業教學的教師缺乏相應的從業經曆,對新聞職業的理解和認識程度比較模糊,這樣就很難使職業素養教育達到理想的目標。因此有必要通過培訓、實踐、交流、引進等方式,提高專業教師對新聞職業的認同感和認知度,進一步提高新聞學教育的水平。

麵對媒介技術的演變、記者身份的轉型,高校新聞專業構建以新聞職業素養為核心理念的教學體係,既是培養複合全麵、兼容並蓄,適應媒介巨變的高質量文化人才的重要模式,同時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積極回應。

注釋:

①柳斌傑:《加強研究當前我國傳媒業重大理論問題》[J],《新聞與傳播》,2010年第12期

②③鄧炘炘:《麵對時代挑戰的大學新聞教育——專訪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新聞係主任帕克斯教授》[J],《新聞大學》,2008年第1期

④周保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重建中國大學的價值教育》,《南方周末》,2010年8月26日

⑤範以錦:《傳媒院校不是培養“新聞技工”的職業學校》,新浪博客

(作者單位: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影視藝術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