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記者:雜家?專家?(1 / 1)

記者:雜家?專家?

專欄

作者:王建珂

用“專家型記者”代替“雜家”的定位,並不符合記者的職業要求。記者首先要做“雜家”。

近來,筆者看報,發現由於記者(這裏指廣義的記者,包括編輯,下同)缺乏常識,導致出現差錯,這從反麵說明:記者需要掌握多方麵的知識。

有家報紙的一篇新聞說,一位近八旬的老人在超市排隊買雞蛋時突然心髒病發作,暈倒在地,眾人伸手相幫,一位顧客把一粒速效救心丸放在老人舌下。120急救車將老人送到醫院後,醫生說她的方法很對,為搶救贏得了時間。標題中標出“一粒速效救心丸為搶救贏得了時間”。這個說法科學嗎?不科學。速效救心丸不像硝酸甘油,一兩粒不能用於急救,需10到15粒救心丸才可能起到急救的作用。這個知識方麵的差錯,甚至讓人懷疑新聞的真實性。

缺乏常識,有時還會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響。上海三名涉嫖法官被開除黨籍,並被提請開除公職。幾家報紙刊登這條新聞的標題是《上海涉嫖法官 3人雙開》,“雙開”的說法不恰當。“雙開”的意思是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上海市紀委及高等法院黨組隻能給予黨內處分——開除黨籍,而開除公職需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所以,隻能說“開除黨籍,提請開除公職”,在人大常委會未開除其公職前,不能說“雙開”。這個錯誤的說法,違反黨章處分黨員的規定,無視人大的職能。一個常識性差錯,豈不在客觀上給“人大不過是個擺設”的說法,提供了“口實”?

記者要掌握廣博的知識,成為“雜家”,是新聞工作的特點決定的。媒體的內容涉及麵極廣,可以說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所以,記者應該成為“雜家”。正如“傳播學之父”威爾伯·施拉姆所說:“一個好記者,必須同時具有政治家的大腦、哲學家的思辨、文學家的語言和外交家的口才。”在我國,早在晚清時期,著名報人、近代新聞思想的奠基人王韜就提出了記者是“雜家”的思想。他指出,報館要由“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簡”,“秉筆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選。其間或非通才,未免識小而遺大”。當今,科學技術革命浪潮滾滾,經濟、社會、文化迅速發展,受眾對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記者更需要掌握廣博的知識。

記者要有廣博的知識,不僅是為了避免差錯。隻有知識豐富,才能具備一雙發現新聞的眼睛,否則有好新聞也會擦肩而過;隻有具備豐富的知識,才能采取巧妙運用新聞背景等方法,對新聞進行解釋,並把新聞寫得通俗生動。缺乏知識,甚至會寸步難行。

但是,有的專家認為記者要做“雜家”的觀點已經過時了。記者成了“萬金油”,什麼也懂一點,什麼也不精,不適合社會需要。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起,提出要培養“專家型記者”,有人甚至主張記者應該是“專家”。那麼,到底哪種看法更符合實際?

我國新聞界確實出過專家。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就是一位。他首先是傑出的新聞學家,其《新聞采訪方法論》曾獲我國社會科學最高獎“吳玉章獎”,而他對經濟學的貢獻比新聞學更突出。他提出的關於農業產業化、名牌戰略、資本運營等的重要觀點,屢為中央決策層重視和采納,被稱為“影響中國發展進程的人”。

然而,這樣的專家,能夠成為一般記者的目標嗎?顯然不能。主張記者都成為“專家”,不切實際。“專家型記者”當然最好有,特別是層次高的媒體,需要培養一些“專家型記者”,但這不可能成為多數記者的追求。用“專家型記者”代替“雜家”的定位,並不符合記者的職業要求。以筆者的看法,記者首先要做“雜家”——具有廣博知識,在此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的特長,成為該領域的行家裏手。隻有這樣,媒體才能引導社會大船乘風破浪前行。“雜家”,絕不是對記者的貶低。

“雜家”如何產生?新聞院係隻能打下一定的基礎,不可能一畢業就具備廣博的知識,成為“雜家”。複旦大學新聞學院等院係提出“2+2”的教學模式,即四年內除學好新聞學外,再掌握社會學或經濟學知識。這種改革的思路是好的,但即使這樣,學生出了校門,也不可能立即成為“雜家”。不少新聞單位招收經濟、法律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隻有從事記者職業的人,在學校掌握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潛心實踐,幹中學習,不斷積累,才能逐步符合“雜家”的要求。

(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新聞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