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一個像嶽飛那樣的人(2 / 2)

她到父親靈位前祈禱,求父親保佑我平安,這樣才覺得安心一點。她去和大哥商量,大哥很讚成我到洋學堂去上學。我聽到這個消息,當然高興。可是當母親送我到沙溪小學,把我在學校的吃住都安排好,叮囑我一些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時,我聽著聽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我舍不得母親,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離開過母親呀!現在母親就要離開我,讓我自己留在學校裏,我心裏直發慌。母親也在流淚。我知道母親的心,她也舍不得我,她是為了我的前程著想啊。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堅強,什麼都不要怕,好好學習,考出好的成績,讓母親高興。

剛開始一段時間,我總感到不習慣,很想母親。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會想母親在家裏做什麼。母親為了讓我盡快習慣學校的生活,不讓我每個星期日回去,隻讓我一個月回一次家。

每次來人接我回去時,我總嫌坐小木船走水路太慢,都是走旱路回家,這樣可以早一點見到母親。

對學校的飯菜,我覺得比家裏的還好吃,和同學們在一起吃飯無拘無束很開心。特別是學校的課程,我感到很新鮮、有趣,有學不完的東西。

我是從一年級讀起,國語課(就是現在的小學語文)學的內容和私塾差不多,有些課文在私塾裏已經學過了,學起來比較輕鬆。而算術課(現在叫數學)在私塾裏沒有,所以學起來覺得很新鮮,我對它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那些算術題好像是一些有趣的遊戲,我都用心去做;乘法口訣,我倒背如流。我愛上了數學。還有美術課、體育課我都喜歡。這和在私塾裏整天跟著先生念書、背書相比,真是有趣多了。

我在沙溪小學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常常當著我的麵,向大哥、母親誇獎我聰明,學習用功、做事認真,是個好學生。我在旁邊聽了總是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我在沙溪小學還參加過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遊行,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愛國活動。

你們知道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國家分成了兩個大集團,一方是英國、美國等組成的協約國,另一方是德國和奧地利等組成的同盟國,大戰結束,協約國戰勝了同盟國。1919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所謂和平會議,實際上是協約國方麵的英、美、法、意、日五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中國是協約國的成員之一,也算是戰勝國,照理應當把原來德國控製的山東歸還給中國,可是巴黎和會卻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都劃給日本,而北洋軍閥政府竟然準備簽字同意,這不是賣國嗎!

消息傳到國內,全國人民都憤怒了。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幾千名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反對巴黎和會的決定,反對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動。他們高呼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上街遊行。在東單,怒火燃燒的學生們火燒了賣國賊曹汝霖在趙家樓的住宅。軍閥政府對愛國學生進行鎮壓,各地的愛國學生紛紛起來聲援。

“五四”愛國學生反帝反軍閥政府的鬥爭,很快得到全國各地工人和人民群眾的支持,罷工、罷市接連不斷。小小的沙溪鎮也不平靜了,沙溪小學的老師們也積極行動起來,帶領學生上街遊行,宣傳抵製日貨,反對賣國賊。人們用讚許的目光看著我們。我舉著小旗,走在遊行隊伍裏,感到自豪,感到光榮。我們是在為國家興亡呼喊、出力,所以受到大家的擁護。嶽飛精忠報國,流芳百世;秦檜賣國求榮,遺臭萬年,就是一個例子。我從小就想做一個像嶽飛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