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錢學森的上海緣(1 / 3)

錢學森與上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他在上海出生,在上海念大學,在上海結婚,他領導的“兩彈一星”的許多項目也在上海進行……我應《上海灘》雜誌之約,寫了這篇《錢學森的上海緣》。

錢學森是“阿拉上海人”

錢學森是“阿拉上海人”。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不久,12月11日(陰曆辛亥年十月廿一日),錢學森降生於上海。

錢學森出身於杭州的“華麗家族”,錢家世代在杭州經營絲業,乃絲行大亨。錢學森的曾祖父錢繼祖開設的錢士美絲行,在杭州頗有名氣,執絲行之牛耳。據雲,錢士美絲行的門麵寬達三根電線杆——如果按照兩根電線杆的距離為50米的話,那就相當100米。據錢學森的堂侄錢永齡回憶:“每到夏初春絲上市前,要我家絲行定價全省方可開市。”

錢學森母親章蘭娟家也富甲一方。章蘭娟的父親章珍子曾經擔任兩廣鹽運使,後來回到杭州經商,經營絲業、醬園等業,錢財廣進。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和章蘭娟結婚後,住在杭州方穀園2號。那是一幢豪宅,橫向麵闊三間,縱向進深三楹,整個大院有十幾個房間,總占地麵積為899平方米。這幢大宅,隻不過是章家的嫁妝而已。

當時,錢學森的家既然在杭州,錢學森怎麼會出生在上海呢?這有兩重原因:一是當時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正在上海創辦“勸學堂”。二是錢學森的母親章蘭娟懷的是頭胎,錢家格外重視,何況當時家庭經濟寬裕,於是就早早到上海最好的醫院待產。我在訪問長期照料錢均夫的錢月華(錢均夫的幹女兒)時,曾經問及錢均夫生前是否說起錢學森出生在上海哪家醫院,錢月華說,錢均夫沒有談及過錢學森的出生情況,但章蘭娟曾經對她說起,是剖腹產才生下錢學森的。

跨進交通大學校門

錢學森在上海出生之後不久,隨父母回到杭州。3歲時,由於錢學森的父親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視學,舉家遷往北京,錢學森在北京上蒙養院(幼兒園)、小學、中學,然而錢學森的大學歲月卻是在上海度過。

1928年,錢學森在北京師大附中讀到高二的時候,父親隨政府南遷,到了南京任職。翌年9月,據上海《申報》刊登的錄取榜,錢學森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攻讀鐵道機械工程專業。這時他的父親也從南京調往浙江省教育廳任職,錢家搬回祖籍地杭州。上海離杭州很近,錢學森的父母便於照料獨生子。

錢學森在北京的家是洋溢著千年古都氣氛的胡同裏的四合院,但當一口京腔的錢學森到了上海這座新興的充滿商業氣氛的南方大都市時,卻並無陌生感,因為上海是他的出生地,雖說他不會講“阿拉”上海話。

交通大學坐落在上海市區西南的徐家彙,是上海曆史悠久的大學之一。步入交通大學校門,迎麵是一群用紅磚或者紅磚與青磚相間砌成的歐式建築,仿佛無言地宣稱,這是一座西式大學。交通大學在創辦時,就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藍本。這樣,到了20世紀30年代,交通大學有了“東方的MIT”(即東方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美譽。可以說,錢學森雙腳跨進交通大學校門,等於一隻腳踏進了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錢學森住進了執信西齋。那時候校園裏寫著“實業救國,科技救國”八個大字。

錢學森在交通大學學業優秀。當時,大多數同學的分數在七、八十分,而錢學森每年的平均成績都超過了90分。1933年4月8日,在交通大學成立37周年紀念典禮上,錢學森、錢鍾韓等9名學生獲獎,免繳本學期學費。1934年6月,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先生發給錢學森的獎狀上寫道:“茲有機械工程學院四年級學生錢學森,於本學年內潛心研攻學有專長,本校長深為嘉許,特給此獎狀以資鼓勵。”

錢學森不但學業優秀,而且興趣廣泛。錢學森加入交通大學管弦樂隊,演奏的是Horn(圓號)。錢學森還會演奏多種樂器,就連口琴會的名單裏,也有錢學森的名字。當時錢學森每天要花半小時練習圓號。他得到一筆獎學金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到上海南京路去買俄羅斯作曲家格拉祖諾夫的《音樂會圓舞曲》唱片,足見他對音樂的癡迷。

錢學森也學習山水國畫。錢學森對父母說:“在觀察景物、運筆作畫時,那景物都融會在我的心裏。那時,什麼事情都全部被忘掉了,心裏幹淨極了。”後來,在交通大學臨近畢業時,他所在的1934年級級徽以及校友通訊錄的封麵,都是他設計的。

錢學森還讀各種各樣的書。他喜歡魯迅所譯的新書——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還讀了上海江南書店在1929年出版的布哈林的《辯證法底唯物論》。

當時,交通大學實行四年製。錢學森從1929年入學,中間因病休學一年,到193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照理,他可以順順當當去做鐵道工程師。然而,錢學森在交通大學學習期間,卻把專業誌向從關注地上跑的火車,轉移到天上飛的飛機。促使錢學森在專業方向上大轉變的,是從1932年1月28日午夜起,上海的天空上出現了機翼上漆了紅色“膏藥”的轟炸機。傾瀉而下的炸彈,震驚了正在埋頭讀書的錢學森。麵對日本飛機的呼嘯聲,麵對被炸傷的中國軍民的呻吟聲,錢學森痛感中國必須擁有強大的空軍,中國必須擁有強大的航空工業。在“航空救國”的熱潮中,錢學森決意為“航空救國”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得知交通大學由外籍教師H.E.Wessman開設了航空工程課程,就於1933年下半年開始選修這門課程,兩學期平均成績為90,是選修這門課程的14名學生中成績最好的一個。自從選修了航空工程課程,錢學森就決定在畢業之後,從鐵道機械工程專業轉向航空專業。

1934年夏錢學森從交通大學畢業時,父母從杭州專程到上海接他回家。他的母親體弱,正值酷暑,旅途勞頓,回到杭州就病倒了。

錢學森決定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他從杭州經上海前往南京參加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考試。不知什麼原因(也許是母親當時病重),向來擅長數學的錢學森,竟然數學不及格!向來在交通大學成績名列前茅的他,其他成績也並不好,隻有“航空工程”得了87分高分。如果按照常規,錢學森必定出局,無緣留學美國。但當時主持錄取工作的是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兼物理係係主任葉企孫,他認為,錢學森報考的是航空專業,在所有考生中他的航空工程考分最高,而且他平時在交通大學的學習成績又是優秀,在這關鍵時刻,葉企孫慧眼識英才。當年隻招一名“航空機架”專業公費生,葉企孫錄取了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