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企孫這位“培養大師的大師”在破格錄取錢學森之後,還親自選派了三位教授擔任錢學森導師組,這三位導師是皆為當時中國航空界的名家,即錢莘覺(後來以錢昌祚之名傳世)、王助和王士倬。在導師指導下,在赴美之前,錢學森前往上海海軍製造飛機處、南昌第二航空修理廠、南京第一航空修理廠實習。在錢學森實習期間,母親病故。經過一年的實習,於1935年8月20日,錢學森負笈東行,父親錢均夫在黃浦江碼頭為錢學森送行。錢學森從上海乘坐“傑克遜總統號”郵輪橫渡太平洋,前往美國西岸的西雅圖。錢學森在9月3日抵達西雅圖,轉往東海岸的波士頓,住進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宿舍11樓24室。錢學森後來回憶說:“1935年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係學習,這才發現,交大的課程安排全部是抄此校的,連實驗課的實驗內容也都是一樣的。交大是把此校搬到中國來了!因此也可以說交大在當時的大學本科教學是世界先進水平的。”
婚禮在上海隆重舉行
1947年,對於36歲的錢學森來說,是雙喜臨門的一年:他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終身教授;這年暑假他回國探親——自從1935年赴美國留學以來頭一次回國,並在上海舉行婚禮。
1947年7月,趁學校放暑假,錢學森向麻省理工學院請假,回國探親。當時,飛越太平洋的航線(經停夏威夷)開辟不久,中美之間有了直達航班。錢學森從美國乘飛機抵達上海龍華機場,他的好友範緒箕(1980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專程從杭州趕來迎接他。
錢學森選擇在上海結婚,是因為他的父親錢均夫已經從杭州遷至上海居住。錢學森去美國之後,錢均夫由幹女兒錢月華照料。據錢月華告訴我,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錢均夫逃難,來到上海,住在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111號。那是一幢紅磚四層樓房,原本是錢學森母親章家的家產。由於章家家道中落,後來賣掉此樓,但是又向陸姓房東租回此樓。錢均夫住在底樓,上麵三層是錢學森母親哥哥章樂山之子章鏡秋等人居住。那裏是法租界,在日本占領上海的時候,法租界沒有日本兵,相對安全些。
1947年9月17日,錢學森和27歲的蔣英在上海沙遜大廈舉行隆重的婚禮。沙遜大廈坐落在上海南京東路外灘,是當時上海最著名的飯店,如今叫和平飯店。在婚禮上擔任鋼琴伴奏的是周廣仁。後來,周廣仁成為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教授,和蔣英是同事。在婚禮上提花籃的小女孩,是當年上海影星徐來的女兒。徐來嫁給國民黨的唐生明將軍,而唐生明之兄唐生智將軍是蔣英之父蔣百裏的學生。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主持了婚禮,鄭重其事地宣讀了《結婚詞》:維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十有七日,杭州市錢學森和海寧縣蔣英在上海沙遜大廈舉行婚禮。懿歟樂事,慶此良辰。合二姓之好,本是苔芩結契之交;綿百世之宗,長承詩禮傳家之訓。鯤鵬鼓翼,萬裏扶搖;琴瑟調弦,雙聲都荔。花陌上,攜手登緩緩之車;開徑堂前,齊眉舉卿卿之案。執柯既重,以冰言合巹,乃成夫嘉禮。結紅絲為字,鴛牒成行;申白首之盟,蟲飛同夢。盈門百羽,內則之光;片石三生,前姻共證雲爾。其實,蔣英原本是錢均夫的幹女兒,曾經取名“錢學英”。她與錢學森青梅竹馬,從錢家的幹女兒變成了兒媳。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蔣英與錢學森一樣,也出身於“華麗家族”。蔣家和錢家乃世交。蔣家是浙江海寧望族,祖籍杭州。蔣英的父親名方震,後以字百裏傳世,人稱蔣百裏。蔣百裏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讀書時,與錢學森之父錢均夫是同齡同窗好友,莫逆之交。1901年4月,蔣百裏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經托錢均夫照顧自己病弱的母親,可見兩人關係之密切。翌年,錢均夫也到日本留學。歸來之後,蔣百裏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錢均夫任杭州府中學校長。
蔣百裏有“五朵金花”,而錢均夫膝下隻有獨子錢學森。錢均夫與妻子章蘭娟希望有個女兒,見蔣百裏的三女兒蔣英活潑可愛,懇求蔣百裏夫婦把蔣英過繼給他們。蔣百裏夫婦慨然答應,於是錢家正兒八經辦了酒席,過繼蔣英,從此蔣英改名“錢學英”,並與奶媽一起住進了錢家。那年“錢學英”5歲,錢學森14歲,錢學森和“錢學英”以兄妹相稱,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倆還曾一起合唱《燕雙飛》,博得兩家的喝彩。未幾,蔣百裏夫婦思念三女兒,還是把蔣英接回去了。
蔣英在晚年回憶說:“他(錢學森)跟我玩不到一塊,我記得他會吹口琴,當時我也想吹,他不給我吹,我就鬧,他爸爸問我怎麼回事,我說大哥哥欺負我。他爸就帶我到東安市場買了一個口琴給了我。過了一段時間,我爸爸、媽媽醒悟過來了,舍不得我,跟錢家說想把老三要回來。後來我管錢學森父母叫幹爹、幹媽,管錢學森叫幹哥。我讀中學時,他來看我,跟同學介紹,是我幹哥,我還覺得挺別扭。那時我已經是大姑娘了,記得給他彈過琴。”
1935年,當24歲的錢學森準備遠渡重洋前往美國留學之際,蔣百裏帶了女兒蔣英前去看望。蔣家有女初長成,這位昔日的小妹妹,已經15歲了,亭亭玉立,舉手投足全然是大家閨秀的風韻。
錢學森去了美國的翌年——1936年,蔣百裏以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名義出訪歐美各國考察軍事。他帶夫人以及三女兒蔣英、五女兒蔣和同往。蔣百裏把兩個女兒蔣英、蔣和留在柏林,進入貴族學校馮·斯東凡爾德學習。不久,蔣英考取國立柏林音樂大學聲樂係,師從係主任、男中音海爾曼·懷森堡,學習西洋美聲唱法。1936年11月,蔣百裏偕夫人從歐洲飛往美國考察。蔣百裏夫婦到洛杉磯的時候,前往加州理工學院看望了錢學森。自從去美國之後,錢學森與蔣英失去了聯係。蔣百裏把蔣英一張照片送給了錢學森,似乎表達了有意讓錢學森成為他的女婿。但是,蔣英本人當時並不知道此事,如同蔣英所回憶:“後來他去美國,我去德國,來往就斷了。”
1944年,即將畢業的蔣英在瑞士國際音樂節上演唱,她以甜美的歌聲獲女高音比賽第一名。蔣英音域寬廣優美,成了德律風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簽約歌手。德律風根公司曆史悠久,1903年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通用電力公司和西門子公司聯合成立了德律風根公司。能夠被這家公司青睞,成為十年唱片簽約歌手,表明蔣英具有相當高的演唱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終於散去。1946年,蔣英乘船回國。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終於回到了上海。1947年5月31日,由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主辦,鋼琴名家馬果斯基教授伴奏,27歲的蔣英在上海的蘭心大戲院舉行歸國之後第一次獨唱音樂會,一時間成為上海媒體關注的歌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