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礁奇觀
南隍城島是廟島群島北端的一個小島。環島坐臥一座座奇礁異石。我去拜謁這裏海礁的那日,海麵極平靜,當地漁民都稱這兒為“鏡海”,可當我們乘坐的小船劃過島東南的山岬時,海水突然出現一片騷動,船頭前一股股湍急的渦流七橫八杈,互相扯拽著、旋轉著,在犬牙交錯的暗礁叢間發出“嘩嘩”的噪響,漁船一下子劇烈的顛簸起來,一抬頭,一座淩空飛拔的海礁劈麵突兀的眼前。
真讓人無法想象世上還會有這般奇異的海礁,那彌陀礁望去酷似一座上窄下寬,非常規整的巨型石碑。真讓人無法想象世上還有這般異樣的海礁,它竟高達70餘米,礁石臨海朝南的一麵似一巨斧劈削,光潔如壁,幾乎是垂直地插在湍急的水中,站在漁船上眺望礁頂給人以不甚真切之感!
令人更為驚異的是,在這荒僻的深海小島,在如此險惡的危崖絕壁之上,竟會有古代石刻存留。據清《登州府誌》記載:南隍城島東南一石,壁立水中,水深流急,舟莫能近,上有“南心濟它地阿彌陀佛”九字,名“彌陀礁”。此時正值午後,陽光直射石壁,我們都仰首仔細地在石壁上尋覓起來,遠遠地,隻可模模糊糊地看清個“南”字,字是用雙線刻鑿而成,其餘幾字,隻能分辨出幾段斑駁斷續的線條。主人介紹說,1988年為編修新地方誌,曾有人冒生命危險用大繩係在腰間延下石壁,經辨認,發現《登州府誌》記載有誤,這摩崖石刻實為:“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九字。字體古拙蒼勁、豐腴凝重,一般字寬約12米,高約16米,而壽字足有2米見方!也難怪《登州府誌》記載有誤,當時修誌的文人書生哪裏敢到此險惡之所呢!仰望石壁,真想象不出古人是用何種神奇手段將如此碩大字體鐫刻其上的,莫說是一錘一鑿的琢刻,就是將範本用墨線勾勒上去也決非易事!難怪島人相信這定是海神的鬼神功,並傳說在彌陀礁西側還有一可卜知漁船吉凶的石鏡,使彌陀礁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在各類方誌典籍中,都沒有關於這古石刻成於何年的記載。據推測,它是隋唐兩代海運興盛時的產物。《唐書地理誌》中記載:“……其入四夷之路與關戍去集最要者七:一日營州入安東道、二日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當時,這正居渤海海峽中央的南隍城島是登州古港至日本、朝鮮航海路線上的一處中樞站,船隊從登州出發,行到此處補充給養後再向北行,朝廷曾幾次在島上設戍。古籍《隋唐書》的釋文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以島當征遼要路,置烏湖鎮於島上,在蓬萊北一百六十裏,今南隍城島。”至今在島東殘存的古人工港中還不時挖掘出當年船工遺棄的無以計數的陶瓶和瓷碗,足以想象當時這裏艨艟雲集檣桅如林的繁盛景象。而這古石刻可能就是當年某次慘痛的海難發生之後,請刻工鐫刻而成,以祈求保佑航海平安的。
說彌陀礁是礁,可它還有一脈石崗同陸地相連,攀陡崖危石顫顫兢兢爬上礁頂,海風“虎虎”作響,海礁四周白浪如同沸騰了一般。萬萬沒想到,礁頂中央一平滑的巨石上,還方方正正的刻著一方圍棋盤,島人傳說,這是唐王東征高麗時的此同海神用棋子演兵布陣時留下的,所以這彌陀礁又名棋盤山。在此手談一局固是清雅,可是能夠屏心靜氣的在這一抬眼便讓人魂飛魄散之處弈棋,恐怕也隻能是神仙的雅興了!
我們接著去看羅漢礁。據古《山東通誌》和《登州府誌》記載:南隍城島東口外一石如老僧跌坐曰佛爺礁,現在,島人稱它是羅漢礁。主人說,欲見羅漢之真容,需在清晨日出時。
第二天清早,我來到海邊。不多時,在海天相合處,泛起了一層朦朧的白意,接著,一片軟軟紅光透射海麵,霞光裏,礁石的輪廊漸漸地顯現了出來,高居其中的一座礁石化成一幅坐像的剪影,象是用硬筆勾勒一般。紅光越湧越濃,剪影的線條也越來越清晰,赫然間,流體般的太陽一下子彈出了海麵,天空和水麵立時變得通體欲燃,一片火紅,那剪影慢慢地幻化著,漸漸地渾圓飽滿起來,一會兒,竟成了一尊立體的雕像,酷似一座屏氣靜心、麵北跌坐的金身羅漢。晨光越來越亮,雕像的細部也逐漸凸現出來,方方正正的僧巾、寬闊的前額、長垂的須眉、輪廓分明的鼻口、交疊的雙臂……那不斷噴湧的晨光似乎是一把神妙的雕刀,一下一下將一尊羅漢雕像從混沌中剝離出來,甚至那百納袈裟的褶皺也被細膩地鏤刻出來。在一輪金光四射的佛光的圍裹下,這尊羅漢雕像似刹那間被注入了生命。
島上的香爐礁也是令人歎為觀止的。這座3米多高的礁石,突兀、孤單地被擱置在島嶼西北的深海中。無論從什麼角度觀察,它都酷似一座香爐,細頸、鼓肚、磬口、身下方方正正的部分便是香爐的底座,口沿處恰到好處地凸出一塊來,像是香爐的連耳。主人向我介紹說,島上漁民對香爐礁十分虔誠,每次出海之前,都遙對香爐,焚紙燃香,以祈求平安和豐收;若平安歸來,也定要帶著供品,敲鑼打鼓地到香爐礁前還願。此時,太陽剛剛落入水中,深海黃昏的海麵,平靜得出奇,我們的瞳孔裏像安放了一片紅紅的濾鏡,天空、水麵、島嶼都籠罩在一片不可名狀的紅光裏,慢慢行駛的小船,帶起一道道金色波光。恍惚間,那香爐中似乎裝滿了剛剛銷熔的金液,慢慢地湧流出來。這時候,香爐礁頂的航標燈亮了。主人告訴我們,這盞航標燈可是至關重要,香爐礁正居航道中心,而它四周散落著無數犬牙交錯的暗礁,所以從古至今,這香爐礁便是天然航標,古今漁民如此虔誠的崇信這塊頑石,決不僅僅因為它酷肖一座香爐,而是因為它為安全的航行提供了條件!
長島多美石
“長島多美石”,古今傳誦不絕。長山列島那大大小小十幾個海島幾乎每處都產“美石”——文人雅士們寵愛的盆景石,可製作為唐宋以來書家珍視的“金星雪浪硯”的砣磯硯石,而最堪稱奇的是月牙灣那滿海灘的美妙球石。宋代大作家蘇東坡在其文《北海十二石記》中盛讚它:“五彩斑斕,秀色燦然”。
在蓬萊我查過古登州和後來的蓬萊縣的一些史籍,知道蘇東坡隻在蓬萊做過很短一段時間的州官,並未到過當時為登州所轄的長山島。據說是他手下哪位善於逢迎的人,渡海采來美石相奉的,可見900年前“長島球石”已是一種極為名貴的美石了。獻石的人用心可能很不足道,可卻引出蘇東坡的一篇錦繡文章,也使長山球石得借蘇東坡而名播遐邇,久傳不衰。知道了這段掌故,我對蘇東坡對於長島球石的讚美反而打了幾分折扣,那些美妙描繪也許不過是這位大詩人的文學誇張,當真親臨其境便會大呼上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