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水資源汙染原因的調查(1 / 2)

農村水資源汙染原因的調查

出類拔萃

作者:曹歡 周黎明 薛婷婷 李鴻昌

摘 要: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和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水作為農村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在生產、生活中無可替代的物質正遭受嚴重損害。本文從農村水資源汙染現狀出發,通過實際調查了解當前農村水資源環境惡化的原因,通過分析相關法律和認知方麵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關鍵詞: 水汙染 原因調查 農村建設

中國各地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工業的迅猛發展,帶動周邊地區農村的建設。小城鎮成了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突出表現。農村城鎮工業發展與人口增多,使農村用水格局發生了變化,水質惡化,汙染加劇,農村人口用水安全隱患加大。調查研究農村水資源汙染原因對農村城鎮的發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有著重要意義。

一、農村水資源現狀

我國共有耕地13003.92萬hm2,其中有效灌溉麵積為5424.94萬hm2,年灌溉用水量為4190億m2左右,約占全國總用水量的70%以上,占農村用水量的85%以上。長期以來,傳統粗放灌溉方式造成水資源極大浪費。中國農村灌溉渠道2/3是土渠,滲漏大、蒸發嚴重,水利用係數約為0.45。一些河流在旱季斷流,在雨季得不到及時補償造成長期幹涸;在農村,人們經常向坑塘傾倒各種生活垃圾,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使坑塘麵積逐年減小。

在農村工業用水方麵,從全國範圍來看,沿海地區農村城鎮民營企業較多,工業發達;內陸農村城鎮主要以商業為主,總體農村工業用水比重較小,但浪費現象卻驚人,水的重複利用率不到35%,有些地區和行業甚至不足1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

在農村生活用水方麵,中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很低,大部分地區沒有給水排水設施。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農村飲用水遭遇了水質嚴重超標、可用水源減少等問題。目前,中國農村安全飲水發展水平與中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按照水利部、衛生部製定的《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係》,全國有3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占農村人口的34%,因汙染造成飲用水不安全人口達9000多萬人。其中約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200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血吸蟲病區約1100多萬人飲水不安全。其中西部地區為1億人左右,安全飲用水的普及率尚不到40%,東部農村已經達到了70%的普及率。

二、造成我國農村水資源汙染的原因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我國農村的水汙染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我們通過調查對其原因進行思索和歸納,得到以下方麵的結果。

1.工業廢水汙染

工業廢水的毒性和汙染危害較嚴重,且在水中不容易淨化。隨著鎮、村工業及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一些汙染嚴重的冶金、建材、化工及食品工業等企業落戶農村,大量廢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入鄉村河道,造成水體大麵積汙染,嚴重影響村民生活生產。其次,鄉鎮企業領導和職工的環境意識淡薄,整體環境管理水平落後,工業布局不合理。並且,由於鄉鎮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多采用土法生產,直接汙染嚴重。

2.農業汙染

從近年來農業生產本身發展來看,隨著科技進步,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往昔的農家肥等有機肥料被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取代。近20年來,我國化肥的畝使用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畝使用量的一倍多,且呈增長趨勢。目前,我國農業每年化肥使用量已經超過5000萬噸,利用率卻隻有30%~40%。農藥的年使用量達120萬噸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體上,其餘散落在土壤和水中。不僅帶來土壤的板結、酸化、土質和肥力的惡化,更重要的是化肥、農藥等汙染物通過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等方式進入地表水體,引起地表水體的富營養化。與此同時,滲入到地下水中,嚴重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這正是我們常說的農業非點源汙染。目前,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在全球範圍內非點源汙染物是汙染地表水和地下飲用水源的最重要因素。它對水域生態係統將會帶來長期和潛在的汙染問題,從而引起水環境全麵退化。

3.養殖業汙染

農村畜禽養殖業會帶來水環境汙染。並且,近年來畜禽養殖業從農戶的分散養殖轉向規模化養殖,畜禽類的汙染麵明顯擴大。絕大多數養殖場采用圈養,沒有排水設施,更沒有汙水處理設施,糞便連同衝洗水在圈內堆積、漫流,清理出的糞便隨意堆積,糞尿中的大量氮磷滲入地下,使地下水的硝態氮、硬度和細菌總數超標現象嚴重。汙染源普查動態更新數據表明,2010年全國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達到1184萬噸、65萬噸,分別占農業源排放量的95%、79%,規模化畜禽養殖汙染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農業汙染源。在水產養殖方麵,有的水庫承包人肆意投放飼料、化學肥料、動物髒器、人畜糞便進行水產養殖,使水體受到極大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