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水資源汙染原因的調查(2 / 2)

4.生活汙水及廢棄物汙染

農村居民生活汙水和廢棄物的汙染是農村水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所謂生活汙水,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汙水,主要含有人的排泄物和生活廢料。生活汙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是植物營養豐富,且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由於沒有配套的排水管網和規定的去向,因此基本都是隨意排放,最終流入溝塘水庫及流域。長此以往,不僅嚴重汙染地表水,而且通過滲入影響地下水水質。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排放越來越多,而且沒有處理,利用率極低,大部分傾倒在路邊或溝塘裏,不僅傳播病毒細菌,其滲濾液還汙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5.政策和認識原因

首先是農民本身和私營企業主。他們的文化水平和總體素質較低,片麵關注經濟利益,對環境汙染的危害認識不夠。其次從地方政府的環保意識來看,許多地方政府以發展經濟為主要目標,忽略對環境的保護。農村由於缺少環境監管和治理經費來源,使上下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難以配套建設,導致中國農村的自來水普及率、汙水處理率大大低於城市。此外,我國最基層環保部門是縣一級環保機構,鄉鎮一級尚無相關職能部門。縣級環保部門受各種條件限製,不可能對鄉鎮環保進行有效管理。

6.法律原因

環境立法缺位、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分割並與汙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係。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汙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

三、關於防治我國農村水汙染的思考

1.發展生態農業

改以往的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方式為依靠科技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精密型的生態農業生產。對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種植,應加快研製出高產、高抵抗力作物,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提高農藥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勵施用天然肥料和實施秸稈還田技術。強化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綜合治理,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處理,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努力控製農業非點源汙染,要求政府將投資重點放在生態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2.加強規劃,合理安排企業布局

對於蓬勃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強化整體規劃的意識,合理布局、綜合治理,並將這些措施與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區域布局結合起來,既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又要做好相應配套設施的實施。對鄉鎮企業帶來的汙染物集中處理,也就是要因地製宜地建設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和汙水處理廠。鼓勵發展對水環境無汙染、少汙染的行業和產品,提倡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推動工業清潔生產和生態農業的進程。

3.加大農村供水和水汙染處理設施投資力度

農村經濟能力有限,資金是製約供水、水汙染處理等事業的主要因素。對於供水、水汙染處理等公益性事業,需要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籌集民間資金為輔,加快廢水處理設施的上馬和廢水處理廠的建設。盡量做到水的循環利用,提倡節約、高效用水。

4.加強農村環保立法、監督和宣傳教育工作

目前缺少針對農村的有關法律法規,需要加強有農村特點的水汙染防治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農村水汙染監督機製,有關部門對農村水汙染情況做到及時上報,為製定相關治理、處罰措施提供依據。解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一個重要舉措是讓全民樹立環保意識,加強對農民和鄉鎮企業主開展生態安全的警示教育,讓廣大農民了解落後生產、生活方式和短期行為的弊端和危害。通過宣傳教育、普及科學知識,喚醒人們的生態良知,倡導生態文明,讓越來越多的人承擔起人類保護生態的責任。

四、結語

水環境汙染問題在我國廣大農村日益嚴重,農村水汙染不僅對人民生活用水構成威脅,而且對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必須對症下藥,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遏止這種不利局麵的惡化。農村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水環境汙染的問題更不能被忽視,因此,要吸取以往城市發展中水汙染給人們的經濟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的教訓,充分重視農村等欠發達地區的水環境問題,努力實現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環境保護的持續、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