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你在一起》的藝術張力品評(2 / 3)

至此,作品已經徹底突破教育題材範圍,把思想容量與審美視野拓展到社會矛盾縱深,強有力地揭示:兩個學生的心靈“死結”,絕非個性與家庭缺陷所致,而是社會轉型期人際關係異化導致人的命運異變與心靈扭曲的社會畸形產物。即便有敬一和習風兩個學生幫助,“我”打開文靜那萬念俱滅的心靈“死結”,比登天還難。

處此絕境,“我”作為普通教師,即便打退堂鼓,也不致遭到責難。但這位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師卻毫不退卻,知其難為而為之地力挽狂瀾,顯示出其心靈最閃光的品德,這就是:胸無雜念,心無旁騖,全身心撲到幫助學生脫離人生悲劇,保障其未來前途與命運安全上。作品也排除了一般作品通常的手法去寫其或慷慨解囊,或報案征凶等老套,而是扣住“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人民教師身份特征與執著追求,讓“我”繼續沿著拯救學生心靈,打開心靈“死結”的方向,把因材施教的原則擴展細化為對症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用改變文靜外部環境的辦法,化解“死結”,恢複其學習與生活的勇氣與信心。這種寫法,頗具把握生活本質特征的審美開創性。

但作品並沒把這個人物寫成完人。“我”既有錯,也有失誤;雖積極進取,也偶有放棄的念頭。但能自省、自察、自責自糾,做了錯事馬上改正,說了錯話及時補救。這種時時自我解剖,律己勝過律人的獨特品格,推動著其性格的動態發展過程:把“我”這個人物那種不患得患失、不瞻前顧後的無私品格,不灰心、不沮喪、不泄氣、不放棄的堅韌生活態度,一往無前、義無反顧、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鬥爭勇氣等等,通通化為前進的動力,這才使“我”幹成超負荷的事:接連打開兩個學生的心靈“死結”,扶他們走上未來人生道路。這種社會使命感與職業道德操守,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重要的人格素質。隻有“我”這樣的人民教師,才能發自肺腑地說出下麵這種擲地作金石聲的話:“我沒有把握能能夠說服你,可是我必須去做,心到了,我才不後悔。就像你,你所做的,說到底也就是為你的心。”“心誠為大,大到能改變一個人。”正是這種略帶禪宗色采的掏心窩子話,熱辣辣地體現出心底善意與誠懇態度,不但融化了敬一堅冰般的“心結”,也激活了文靜心如死水、萬念俱灰的心靈“死結”,重新煥發起戰勝屈辱、戰勝悲劇命運的生活勇氣,重新堅強地麵對現實。作品以下頗具現實意義的情節設置,體現出“我”的言行一致的作風。這就是用“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章回體小說情節轉換筆法,寫其依靠集體力量戰勝困境的鼓舞人心的結局。這時恰好剛成立的一所中學從各校分流學生,“我”被調去任教,並幫助文靜轉入此校以擺脫心靈與輿論的壓力。令這位教師意外的是:“我”發現文靜的同桌仍然是敬一,而對文靜有特殊感情的習風坐在其後,這就凸顯出“依靠集體力量”的核心內涵:“心靈的信任”。這種用結局呼應開頭的小說標題《和你在一起》的一條龍式情感貫串氣勢,當算神來之筆!說老實話,乍讀此作時我曾嫌《和你在一起》這個標題太一般化,缺乏藝術吸引力。讀罷全文才意識到,這個標題具一定的思想張力。

不過恕我直言,這種結局略顯蒼白。因為麵對強大的社會消極勢力導致的社會困局與異動趨勢,即便集師生四人的合力,仍然是弱勢群體,怎能徹底擺脫其無力、無助與無奈的困境,攜手開創其人生坦途?但我深知作者也是萬般無奈。我又怎忍心苛責?

即便如此,我自有充分的理由斷言,這篇作品及其塑造的這位人民教師的形象,具有很大的典型性和社會現實意義。隨著市場經濟全麵鋪開,當今社會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及意識形態,都在發生深層變化。特別是兩極分化,社會財富分配失衡導致貧富差距懸殊,以至於社會矛盾激化。敬一也好,文靜也好,其實人命運悲劇隻是上述原因導致的人際關係異化、個性被扭曲的社會表現而已。與此相應的是:極端個人主義與金錢至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相應的社會取向嚴重地侵襲著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及人的思想意識,這同樣是不爭的實事。上述一切並非取決於人的主觀動機。而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後者一旦形成又必然發生能動的反作用的客觀規律所決定。惟其如此,即便以社會主義教育方針路線與政策為指導的學校這一向被視為淨土的神聖殿堂,也難免不被衝擊、腐蝕,出現種種異化、歪風。例如在相當多的學校裏,或某一個學校中相當一些部門,像領導人的升遷、教師的升職增資、科研經費的評審、分配與所謂“提成”……往往滲進金錢與物質利益驅動的因素。過去一向堅持有效的好體製、好機製也時時“變味”,例如因材施教變成因“財”施教;家訪由摸清家庭情況取得家長配合變成摸清家長“情況”以便取得“資助”!於是經不住利益誘惑的教育工作者再難胸無雜念、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實踐“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承諾與神聖職責;這個稱謂也變成具諷刺意味的漂亮口號!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