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子午穀3(1 / 2)

範雎向孫傳庭一拱手:“大人珍重,我備下美酒,專為將軍慶功。”

孫傳庭也向範雎一拱手:“你們在後麵,也要小心些,以防闖賊狗急跳牆,來衝擊你們。”

範雎哈哈一笑:“這個想必不會,高迎祥不知道咱們分兵,肯定以為我部有幾萬精兵呢,他絕不敢回頭反撲。一定是拚了命與將軍死拚,以便突圍而出,因此,將軍的兩萬精兵能不能頂住,是個極大的考驗。”

孫傳庭豪放的一笑:“有我孫某在,闖賊絕不可能逃出子午穀。”

說罷,他一轉身出了大帳,前去集合人馬。

他早挑選了兩萬最精壯的士兵,其中有五千騎兵,此時眾軍已經列好隊形,等著孫傳庭。

孫傳庭來到人馬之前,飛身上了自己的菊花青,看了看他們的部下,然後沉聲說道:“弟兄們,這次我們去的地方,是條絕路,如果想要活著出來,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擊滅闖賊。而闖賊有五萬人馬,能打仗的,也有四萬人,我們隻是他的一半,雖然如此,但我知道,你們並不懼怕,因為你們隻要每人殺兩個敵軍就可以了。我孫傳庭別的不敢保證,我敢保證的,隻是自己,我絕不後退,絕不逃走,我會死戰到底。闖賊一直傳言,隻怕盧總督,而我孫傳庭,就要帶著你們,讓闖賊親身體會到,什麼叫恐懼,什麼叫絕望,什麼叫自取滅亡……”

眾軍聽得熱血沸騰,一齊拔刀大呼:死戰沙場,絕不後退!

兩萬精兵隻帶著幹糧水袋與兵器,其他的一概拋下,繞道而行,他們在孫傳庭的率領下,繞過高迎祥的人馬,貼著山根走,向子午穀進發。

孫傳庭十分清楚,隻要雙方都進了子午穀,那麼擺在自己麵前的,就隻有兩條路,要麼擊破高迎祥,揚名天下,要麼被高迎祥衝破堵截,自己全軍覆沒。那個時候,他的人生也就走到了盡頭,就算不在沙場上陣亡,也沒臉麵去見崇禎與盧象升,隻有自盡一途。

因此,要麼一戰成功,要麼兵敗身死。

而在這之前,他要保證高迎祥在沒進子午穀前,不要有任何懷疑。

這支兩萬人的精兵兼程趕路,倍道而行,很快就趕在了高迎祥的前麵。

高迎祥的人馬走得並不快,因為他全軍有五萬餘人,但其中有不少隨軍家屬與傷病員,要照顧這些人,因此每天隻能走六十裏,而孫傳庭卻能走一百裏。

當孫傳庭站在子午穀穀口時,高迎祥還遠在二百裏之外呢。

孫傳庭立馬於穀口,看著這條曆史上非常著名的險道,心頭感慨叢生。

他熟讀經史,自然知道,一千四百年前,諸葛亮出祁山時,魏延出的那個計策,子午穀奇謀,諸葛亮之所以不采納這條計策,就是因為子午穀實在過於險惡,這條全長五百餘裏的山穀,沒有岔路,穀道又狹窄,如同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胡同,兩邊的山峰很難攀登,因此隻要進去,再多的人馬也施展不開,前麵隻要一堵,想衝過去十分困難。

孫傳庭知道,子午穀之險,對於自己也一樣,他也沒有退路,隻要與高迎祥軍在穀中相對,就是二鼠鬥於穴道,到那個時候,可是要拚老命了。

他手下的偏將沈周立馬於他身側,一見孫傳庭的臉色,便知道這次行動十分凶險,於是開解道:“大人是不是有點憂心?”

孫傳庭點頭:“子午穀乃是兵家之絕地,如果我們頂不住高迎祥的衝擊,必定全軍覆沒。”

沈周道:“闖賊的戰鬥力,沒有咱們的士兵強悍,我想肯定頂得住。”

孫傳庭輕輕搖頭:“以前幾仗,闖軍並未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刻,因此戰鬥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一旦在子午穀中廝殺起來,那時候人人拚命,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沈周點頭:“大人說得是。”

孫傳庭突然哼了一聲,馬鞭一揮,揚聲說道:“隻不過他落在後麵,就吃了大虧,咱們先進穀去,查看地形,在最合適的地方設下伏兵,這是占了天時,以逸待勞,好整以暇,就是占了地利,咱們休息幾日,而高迎祥一路勞乏,到時候我軍必然以一敵十,這是占了人和。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軍一方,此仗必勝。”

說完,他命令軍士查點糧食清水,不夠的及時補充,孫傳庭清楚,高迎祥還有數日方才可以來到這裏,加上在穀中行進緩慢,因此他率軍還要在穀中等幾天,因此要是沒有七八天的糧食,軍士就要挨餓,到時候戰鬥力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