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古今幾人曾會5(1 / 2)

二人並肩而行,進了偏殿,果然,這裏已經擺好了幾張木幾,秦王坐在正堂之上,下麵分了兩排,田見秀的坐位,正是上首第一張。

此時木幾上已經擺好了酒菜,旁邊有侍女,專門給滿酒。

田見秀進來後,隻見兩邊坐了兩人,便是張儀,白起,他是上首第一張座位,挨著他的便是李岩。田見秀見了秦王,首先上前見禮:“大順國駕下製將軍田見秀,見過秦王。”

秦王一擺手:“田將軍遠來辛苦,請坐。”

田見秀謝了坐,然後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又向張儀和白起一拱手:“張丞相,白大將軍,二位別來無恙。田見秀有禮了。”

這二人也還了禮,秦王道:“今日本王略備薄酒,與田將軍洗塵,還請不要客氣。”

田見秀再一次謝過,於是酒席便開始了。

喝了幾杯之後,話便轉入正題,李岩先問:“田將軍此來,一定有要事,想與我家大王麵商吧。”

田見秀笑道:“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田某此來,正是奉了我家陛下之旨,來與貴軍下國書,進一步通好。”

說著,他從懷中將國書取出,有中軍接過,遞呈秦王。

一般來講,國書都是大同小異,那是雙方國家外交的一些辭令,不必太過在意。因此秦王都沒有展開觀看,隻是放在一邊,問道:“本王並未稱帝,不能算是一國,你家陛下,太看重我秦軍了。”

田見秀忙道:“哪裏哪裏,大王與大順軍有天大恩情,我家陛下是時常掛在嘴邊上的。此次稱帝,也是形勢所逼,退回河南之後,所控製的地區,也隻是河南一省而已,與貴軍並無高低上下之分。”

秦王微微點頭,感覺此人很會說話,便道:“除了送國書,田將軍一定還另有使命吧。”

田見秀一笑:“正是,而且這件事,也隻有秦軍方能勝任了。”

白起道:“哦?看來貴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田見秀道:“那是自然,大將軍也知道,此時我大順軍退至河南,我家陛下在洛陽為帝,而清軍與我漢人的叛徒吳三桂,已經兵臨黃河北岸,不日便要渡過黃河,與我軍決戰。而我軍之所以放棄直隸,也是因為那裏地形不利,而洛陽境內,山川縱橫,洛陽易守難攻,正是我軍施展長處的地方。因此我家陛下,已經決定在洛陽與清軍決一死戰。為了能有足夠把握取勝,特派我前來,請大王派出人馬,與我大順軍聯手,共破清軍。清軍破,必然北走,貴我兩軍順勢追擊,必定可以將之趕出山海關之外。隻要滿清韃子一走,我家陛下便以直隸與京城相贈,絕不食言。”

張儀聽了,眼珠轉了轉:“貴方的意思是,隻要咱們聯手,破了清軍,將他們趕出山海關,整個直隸,包括北京城,就都送給我秦軍?”

田見秀點頭:“正是如此。”

張儀看了看白起,李岩二人,又看看秦王,他一時不好表態。秦王卻笑道:“今日田將軍一路辛勞,先請痛飲一番,好好休息,此事明日再議不遲。”

田見秀明白,這麼大的事情,秦王不可能當即同意或不同意,人家內部要商議一番,再做決定,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田見秀便沒說什麼。

這場酒喝完,李岩給田見秀安排了住處,親自送他前去休息。田見秀在驛館之中,將宋獻策的那封信,交給了李岩。

李岩打開一看,正是宋獻策親筆所書,上麵的大意是讓李岩勸說秦王,務必要派兵相助,如果不派人馬,萬一大順軍有失,河南失守,關中便失去了屏障,唇亡齒寒。

李岩看過之後,便辭別了田見秀,回到秦王府中。

此時秦王正在與張儀,白起商議此事,李岩一回來,立刻將那封書信呈給秦王。李岩對於這種事情非常小心,他不是秦人,卻身在秦軍當中,有別的勢力給自己寫信,本來就犯了大忌,如果他再不坦承其事,一旦被秦王發覺,立刻便有裏通外國之嫌,因此李岩對於所有外麵來的書信,都是上交給秦王的,就是要讓秦王放心。

秦王看完了宋獻策的信,不置可否,平靜地將之交給張儀,張儀與白起也看過了,張儀笑道:“這個宋軍師,其心不善啊。他不給大王寫信,卻給李公子寫了這封語氣十分親密的信,有離間君臣之意啊。”

李岩道:“先生說得對,我以前是與大順軍有過交往,可畢竟是秦軍的人,豈會幫著他們說話?一切都要聽大王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