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用堅忍回應激將(1 / 2)

司馬懿與兩個兒子被誘入葫蘆穀後,隻聽山上喊聲大震,幾百個火把扔將下來,隨即火箭猛射,地雷引爆,幹柴枯草齊燃。司馬懿轉身要退,卻見穀口已被壘斷,不由仰天長歎:“我命休矣!”父子三人不由抱頭痛哭。

諸葛亮煞費苦心,層層鋪墊,連環設計,終於將他平生最難對付的對手司馬懿困在穀中,眼看就要一把火燒死,永絕後患。

正在此時,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霹靂響處,一場暴雨傾盆而下,眨眼間將滿穀的大火澆滅,地雷不響,火器無功。這一場滂沱大雨一連下了好幾個時辰,直到平地水深三尺,才漸漸停歇。

司馬懿大喜,立即引兵突破穀口壁壘,殺了出去,終於撿回了一條老命。

司馬懿逃回自己的大寨,不由喜極而泣,歇息良久,才緩過神來,深深地為自己的僥幸逃脫大難而慶幸不已。司馬懿這一路走來,十分坎坷,幾乎從未有過如此幸運的遭遇。他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越想越覺得這隻能歸結為上天的眷顧。

司馬懿這一年已經五十六歲了。一個人在曆經磨難後,兩鬢漸霜的時候,終於成了“天之驕子”,這真是讓人百感交集,情何以堪?

司馬懿的對手諸葛亮,從一出山,就是天之驕子,一直深受上天青睞,所謀所想,無有不順,無有不成。但這一次,風水輪流轉,諸葛亮不顧天象征兆,逆天而行,終於用盡了他這一生的幸運。當他得知天降大雨,助力司馬懿父子死裏逃生的消息後,隻說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諸葛亮突然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什麼天之驕子了。一股濃重的悲愴猛地從心中湧起,讓他久久難以釋懷。諸葛亮比司馬懿小兩歲,這一年也已經五十四歲了。諸葛亮感到了深深的疲倦和莫名的傷感,但是他是沒有退路的。這一次北伐,諸葛亮早就下定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他內心早已隱隱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都已經嚴重透支,即將走到心力憔悴的崩潰邊緣。如果這一次出征,再像以往那樣無功而返的話,也許就再也沒有機會重整旗鼓,勉力討賊了。所以,諸葛亮隻能放下葫蘆穀絕計不成的巨大遺憾,繼續想方設法,誘引或威逼司馬懿出戰。

司馬懿得天之助,信心倍增,耐心倍增,對於和諸葛亮的僵持抗衡,充滿了雲淡風輕之感。他意存悠閑,下令堅守營寨,絕不應戰。

諸葛亮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當初司馬懿與曹真打賭之事,頓時計上心來。此前諸葛亮大多采取誘引之策,用自己故意露出來的軟肋或漏洞,誘惑司馬懿上鉤出擊。這一次,諸葛亮卻想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辦法。

諸葛亮命人給司馬懿送去了一個大盒子。

司馬懿當著諸將的麵,打開一看,盒子裏裝的不是什麼高檔禮物,而是一整套寡婦的縞素之服。司馬懿不解其意。

盒子裏還裝著諸葛亮的一封信,司馬懿打開一看,頓時明白了,臉色不由為之一變。

諸葛亮的信是這樣寫的:

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嚐聞管子有雲: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竊惟司馬仲達既為大將,統領中原之眾,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乃甘窟守土巢以避刀箭,與寡婦何異哉!今遣人送巾幗素衣,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倘有男子之胸襟,早與批回,依期決戰!

這正是諸葛亮最為擅長的激將法!諸葛亮曾經用激將法逼得孫權周瑜與劉備聯合抗曹,也曾經讓麾下諸將鬥誌昂揚,奮勇向前。如今,他把激將法用到了最難對付的司馬懿身上!

這個機會,其實是司馬懿自己提供給諸葛亮的。

當初,司馬懿和曹真打賭,說如果他輸了,願意麵塗紅粉,身穿女衣,到曹真大營中請罪。正是這個賭注暴露了司馬懿強烈的內隱偏見。

在當時的時代,女性社會地位不高,幾乎每個男人都對女性存有輕視、歧視的心理。但是,司馬懿對女性的蔑視卻要比一般人強烈得多,否則他就不會將“自扮女人”當作侮辱性極強的賭注來刺激曹真。

諸葛亮想到了這一點後,馬上就想出了針對性極強的激將法。既然司馬懿將“自扮女人”視為奇恥大辱,諸葛亮就故意揭示司馬懿“龜縮不出”的戰術簡直不像是男兒所為,而是和女性中地位最低的寡婦一般無二。

要知道,傳統的男權社會往往將女性視為紅顏禍水。如果一個女人的丈夫去世了,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人們(甚至也包括整個女性群體自身)往往會極不公正地將此歸因為“女人克夫”所致。從而,寡婦不但是身份卑賤的象征,而且也是晦氣倒黴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