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等了十年的機會(1 / 2)

春去秋來,寒暑交易,轉眼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這一年,已經是曹爽掌權的第十個年頭了。前一年,曹爽成功地把郭太後遷到永寧宮獨居,又探明了司馬懿風燭殘年即將不久於人世,因此,曹爽的心氣越來越高。

他想起魏明帝曹叡死了已經十年了,此前因為曹芳年幼,一直沒有前去謁陵。現在,曹芳已經年滿十八,自己掌控大權也已穩如泰山,應該安排一次謁陵活動了。

曹爽不知道,他處在人生巔峰所作的這個決定,很快就會讓他墜落深淵。因為,這正是病榻上那個蒼髯老者苦苦等待的大好良機。

曹叡的陵墓叫做高平陵,位於距離洛陽數十裏的郊外。曹爽安排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謁陵祭掃,他本人要陪同前往,而他的弟弟曹羲曹訓曹彥等,都是負責禁軍的主要人物,當然也是一同前往的。

正月初六,曹爽興高采烈地護送著曹芳,車駕馬隊,浩浩蕩蕩,出了洛陽城。病榻上的司馬懿得到曹爽離開京都的確信後,立即從床上一躍而起,病容全消,儼然是一個老當益壯的雄壯將軍!

皇帝出行,並非小事。當曹爽預做安排時,司馬懿就已如獲至寶般地開心暢懷,但他還是隱忍未露。直到正月初五的晚上,他才把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叫到跟前,告訴他們明日等到皇帝車駕離開洛陽,就發動兵變,徹底鏟除曹爽一黨!

司馬懿雖然從未明言要鏟除曹爽一黨,但司馬師司馬昭這哥倆早就心知肚明,而且司馬師早就奉父命招募蓄養了三千死士了。

司馬懿被奪權十年,門庭冷落車馬稀,連帶司馬師司馬昭也飽嚐人間冷暖。他們的堅忍功夫遠遠不及司馬懿老到精湛,所以倍覺痛苦。他們朝思暮想,早就等著父親發令,畢其功於一役,一掃胸中鬱悶。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很興奮,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大幹一場。司馬懿將自己謀劃已久的方案合盤托出,並一一分派部署。

這一夜,司馬懿特意去兩個兒子的房間外探看他們的反應。這是司馬懿從軍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打仗時,他總是喜歡親自深入一線,查看敵情,掌握第一手的訊息。這一次,他探看兒子的反應,其實是要考察一下兩個兒子誰更能沉得住氣,更能克成大事。

結果,司馬師酣睡如常,而司馬昭卻輾轉反側,一直睡不著覺。

司馬懿的這兩個兒子才幹都極為出色,司馬懿原本頗為偏愛老二司馬昭,但司馬師這一晚的表現,卻為自己掙回了足夠的印象分。司馬懿覺得,老大司馬師沉穩,老二司馬昭跳脫,從主持大局的角度來說,可能還是司馬師更合適一些。

司馬懿這是在為鏟除曹爽後,選擇哪一個兒子當接班人在做提前考量了。司馬懿顯然認為,自己這一次隱忍十年後的出手,必會一擊致命。但事實上,他多少有些過於樂觀了。這一次兵變,其實也是一場大冒險,一場大賭博,充滿了變數,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司馬懿的第一步就是聚集司馬師收養的那三千死士,然後帶著他們直奔中央武器庫,取用精良兵器完成最必要的裝備。(根據當時軍製,非戰之時,武器收歸入庫,到了戰時,才依照程序發放領取)

從司馬懿府上到中央武器庫,必須經過曹爽府宅門前的大道。司馬懿率領一眾人等,急衝衝沿著這條大道行進的時候,早有人報知了曹爽的夫人劉氏。

劉氏一聽,大驚失色。在曹爽離京之際,一個原本已經病得奄奄一息的人,突然間變得生龍活虎,領著一幫凶神惡煞般的大漢,急速行進,這意味著什麼?

劉氏頓覺不妙,急忙命令府上負責警衛的嚴世登高探看動靜。女人的直覺性智慧真是不容小覷!要是曹爽有他夫人十分之一的聰慧與敏銳,就絕不會給司馬懿留下任何翻盤的機會。

嚴世領著數十名弓弩手登上高樓,隻見司馬懿騎著高頭大馬,精神抖擻,領頭而行。這一副景象頓時讓嚴世震驚了!

關於司馬懿行將就木的傳聞早已沸沸揚揚,而他竟然趁著曹大將軍出京之際,大搖大擺地出行,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嚴世當機立斷,命令一眾弓弩手全神戒備,瞄準司馬懿,就要射擊!

如果這一眾弓弩手數十支利箭齊發,手無寸鐵卻首當其衝的司馬懿立時就會倒斃於馬下!他隱忍十年,裝病兩年,處心積慮的一切謀劃都將成為一場空!

但就在這個時候,嚴世部下一個叫孫謙的人卻攔住了他,說:“千萬不要射,天下大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

嚴世身屬曹府,思維模式自然與曹爽保持相同立場,他一時沒明白孫謙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仍要下令發射!

孫謙於是又連續兩次攔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