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等了十年的機會(2 / 2)

司馬懿行進速度很快,孫謙的這三次阻攔,已經足以讓他平安通過曹爽府前了。司馬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非常幸運地死裏逃生了一次。

那麼,孫謙同樣也是曹府中人,為什麼要阻攔嚴世射殺司馬懿呢?

司馬懿看似幸運,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說起來,這就要怪曹爽大肆作孽,悖逆人心,就連他自己身邊的近侍護衛都看不過眼了。孫謙和司馬懿素無淵源,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還是選擇了維護司馬懿,足以說明人心向背已經到了無可逆轉的地步。

司馬懿躲過一劫,順利趕到武器庫,將三千死士裝備完畢,然後立即率領他們出城,屯駐在洛水浮橋的北岸,防備曹爽回師反擊。

隨後,司馬懿派人請來司徒高柔,讓他以代理大將軍的名義,進駐曹爽原來的大將軍營,控製留守京都的部分軍士。司馬懿十分注意宣傳策略。高柔雖然和他一向交好,但他還是擔心高柔會有所顧慮,不肯參與鏟除曹爽。所以,司馬懿對他說:“你成為周勃的時候到了!”就是這一句話,讓高柔言聽計從,全力配合司馬懿的兵變行動。

西漢初年,劉邦死後,呂後為亂。後來,周勃與陳平合力,恢複了劉氏江山。司馬懿用這句話即表明了自己的心跡,也鼓動了高柔的熱情——我不是要犯上作亂,而是要當興扶魏室的陳平,你和我一起,就當周勃吧!

司馬懿又請來太常卿王觀,以代理中領軍的身份進駐禁衛軍大營,控製少量留守的禁軍。

高柔、王觀這些人選是司馬懿裝病期間,密切觀察,謹慎思考後選定的,都是忠於魏室,對曹爽極度不滿之人,所以一邀即中。

控製了這三處要害,司馬懿就基本控製了洛陽的局勢。隨後,他立即趕往永寧宮,向郭太後請命,要求罷免專權作亂的曹爽。

被曹爽視為眼中釘,絆腳石的郭太後,至此則又成為司馬懿的一大強援。郭太後早就對曹爽迫使自己遷居而大為不滿了。而且,司馬懿的措辭也十分得當,盡管他內心裏早已下定血洗曹氏的決心,但對郭太後隻是說請求罷免曹爽,以免這位婦道人家擔心太過血腥而不予配合。

郭太後表示同意後,司馬懿立即寫就奏章一份,其內容為:

我當年從遼東趕回,先帝(指曹叡)把陛下(指曹芳)和我叫道禦床之前,把後事托付給我。我說:“當年太祖(指曹操)、高祖(指曹丕)都曾經把後事托付給我,這是陛下親眼看到過的,所以勿要擔憂。如果遇到什麼不測,我不惜一死,以奉明詔。”這一情形,當時在場的黃門董箕等人,為先帝侍疾的才人宮女都在場親見。

現在大將軍曹爽,背棄了顧命大臣的職責,敗亂國典,對上僭越,對外專權,破壞禁軍舊製。任命的高官要職,都是自己親近的人。曆來任命的舊臣,紛紛被曹爽掃地出門,他一心任用新人,結黨營私。他還與黃門張當勾結,監視陛下,離間兩位皇後之間的關係。天下人都看不過眼,群情激憤,人人痛恨。陛下僅僅成了擺設,國家豈能長治久安?這絕不是先帝當年將陛下托付給我的本意。我雖然已經年邁老朽,卻不敢忘記當年的誓言!

當年趙高擅權,秦國就滅亡了。呂後、霍光的勢力早被鏟斷,漢祚才得綿延。這正是我應該承擔使命的時刻。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等,都認為曹爽有不臣之心,兄弟幾人不宜繼續擔任禁衛要職。我特意奏請永寧宮,皇太後下令讓我按照奏章上的請求行事。所以,我按照太後敕令,罷免曹爽、曹羲、曹訓的官職,讓他們以列侯的身份回歸宅邸,不得繼續逗留禦駕之側。如敢羈留,軍法從事!我已經率領大軍,屯紮在洛水浮橋,以應付一切異常情況。

司馬懿寫好這封深思熟慮的奏章後,立即派特使給皇帝曹芳送去。司馬懿知道,這奏章名義上是上給皇帝的,但第一個看到奏章的人一定是曹爽。司馬懿完全能夠想象出,曹爽突然看到這封意料之外的奏章時那種如五雷轟頂般的醜樣。他不由冷笑一聲,心裏充滿了複仇即將大功告成的暢快之感。

但是,司馬懿猛然想起了一個人,如果對這個人不加控製,可能會壞了大事,急忙派人去宣召此人。這個人就是人稱“智囊”的桓範。

但就在這時,平昌門守吏司蕃來報,說是桓範使詐,逃出城門,投奔曹爽去了。司馬懿不由大驚,冷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連呼失策。因為曹爽一旦得了此人之助,就很難對付了。

司馬懿精心謀劃,誌在必得的這一場兵變,因為“智囊”桓範的成功出逃而變數橫生……

……

心理感悟:“幸”或“不幸”的背後,其實都是我們看不懂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