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走出徽州(2 / 2)

一時間,隻聽算盤叭叭響,應聘者全都使出渾身解數,沒有人不想高中。鮑誌道做好算題後,一數隻有九道題,為什麼吳老板說是十道題呢?莫非這碗點心裏麵有什麼名堂?於是他在吃這碗點心時就多了一個心眼。

第二天,眾多應聘者又雲集到吳記鹽行大廳裏,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光彩,都希望自己能被吳老板看中。

吳尊德望著這些考生,不緊不慢地說:“昨天你們其實隻做了九道題,還有一道題是要你們現在當場完成的,那就是你們昨天吃的點心是多少個水餃,幾個是肉的,幾個是菜的,幾個是雞蛋的?誰能答出來,誰就是勝利者。”

全場啞然,幾乎所有的考生都傻了眼。這時隻見鮑誌道站起來說:“我們吃的點心是三個肉餃,三個雞蛋餃,四個菜餃,總共是十個餃子。”

吳尊德聽他說得如此清楚,忍不住鼓掌說:“說得好,難得你有如此用心,年輕人,你被錄取了。”

其他落聘的考生不得不服,同樣吃的是那一碗點心,他們都不知道有幾個肉餃,幾個菜餃,唯獨鮑誌道能記得清清楚楚,這難道是偶然的嗎?

三、初露鋒芒

鮑誌道在吳氏鹽行兢兢業業做了兩年賬房,全然熟悉了鹽業的經營之道。夏天是鹽業的淡季,鮑誌道在清理賬目時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問吳尊德:“一到夏季,生意漸淡,鹽價下跌,利潤太薄,再加上其他各種費用,稍有不慎,我們就會虧損呀。”

吳尊德長歎一口氣說:“年年都是如此,虧本也得支撐著,不然就會失去老客戶。”

鮑誌道說:“難道我們不能在淡季中幹點別的嗎?”接著他就把自己在杭州打工的經曆說了一遍,他觀察到杭州人用銅板多,用銀子少;而揚州人闊綽,用銀子多,用銅板少。在揚州一兩銀子隻換到兩百枚銅板,而在杭州一兩銀子卻能換到二百一十五枚,如此算來,一萬兩銀子送到杭州去換成銅板,再把銅板帶回揚州換成銀子,可以淨賺六百兩銀子呢。雖然隻有百分之六的利潤,但總比把銀子閑置在庫房裏好啊。

吳尊德眼睛一亮,沉吟片刻說:“你說得有道理,先提一千兩銀子試試。”接著他就吩咐王秉賢帶上兩個夥計,提一千兩銀子到杭州去換銅板。

十天後,王秉賢押著一車銅板回來了。吳尊德喜上眉梢,喊鮑誌道來接過車,便和他一道去了錢莊,把銅板換成銀子,果然換了一千零七十五兩,也就是說他們這筆生意就賺了七十五兩銀子。吳尊德拿出十二兩銀子獎勵鮑誌道,高興地說:“這是純利潤的兩成,今後這便是我倆的規矩,你出點子,我出錢,二八分成好不好?”

鮑誌道說:“東家說了算,還要接著做嗎?”

吳尊德說:“一不做二不休,當然還要做,但是帶的銀子多了,風險就大了。”

鮑誌道說:“如果東家信得過我,就讓我去試試吧。”

鮑誌道得寵,王秉賢十分嫉妒,便把鮑誌道要去杭州去做銅板生意的消息悄悄透露給了吳尊德的對手,也是大鹽商江春的管家費金保。費金保等鮑誌道上路後,便悄悄地跟著他。

鮑誌道到了杭州,先到棺材鋪買了一口棺材,接著雇車。費金保一路跟著,見鮑誌道買了一口棺材,好生奇怪,後來又見鮑誌道去了錢莊,便想跟進去看看,可是被擋在了店外。夜裏,費金保溜進鮑誌道住的客棧,偷偷舔破窗戶紙,看到鮑誌道把一箱箱銅板倒進棺材中,雖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卻起了歹心。

第二天鮑誌道就押著棺材車上路了,費金保騎著馬遠遠地跟著。日落時分,鮑誌道的棺材車住進了路邊的客棧。

半夜裏,費金保摸到棺材車前,套上馬就把車趕了出去。車把式被驚醒,追了出來,可是車已經走遠了。

夜路上,費金保拚命地打馬快跑。跑了幾十裏後來到一片鬆樹林,他把車趕進林子裏,想看看棺材裏裝有多少銅板。正在這時,忽見棺材蓋蠢蠢欲動,緊接著就被掀開了,一個魔鬼從裏麵坐了起來。費金保嚇得哇哇大叫,拔腿就跑,慌不擇路,撲通一聲掉進河裏去了。魔鬼摘掉麵具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鮑誌道坐在棺材裏。

回到揚州後,鮑誌道把這一插曲說給吳尊德聽,吳尊德也笑彎了腰,問他為什麼要買一口棺材?鮑誌道說是徐老伯托他帶的,並叫他把銅板裝在棺材裏,以防盜賊。

這次鮑誌道是帶了一萬兩銀票過去的,銅板回來再換成銀子變成了一萬零六百五十兩,淨賺了六百五十兩。吳尊德也不食言,獎給鮑誌道一百三十兩銀子。

鮑誌道在吳氏鹽行又幹了幾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便決定出來另立鹽號,仍和吳尊德聯手。吳尊德看他是一位幹材,也樂意相助,畢竟自己年紀大了,徽商也要後繼有人啊。

數年後,鮑誌道果然不負眾望,成為赫赫有名的大鹽商,富甲江南。